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自然法的问题,不容易讲清楚,但又总是绕不过去。必修一讲到罗马法时或多或少总会提到自然法,必修三讲到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时也与自然法有某种关联。虽然有的教科书如人教版对其只字未提,但高考试题中偶尔会有涉及自然法的。为了厘清教学中的这些困惑,有必要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弄清楚有关自然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左卫星 《上海教育》2011,(22):70-70
“明族公合”是什么?只怕没人明白。 2011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历史学科有一道试题,题目大意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什么主张,答题形式是填空,命题人提供的该题参考答案是“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之父,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出的关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但卢梭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而是在这方面继承、发展并有所创见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选取在卢梭之前系统提出社会契约论的霍布斯、洛克二人与之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探求三人这一学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教师》2011,(17):71-73
<正>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不仅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作为哲学家,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论。他认为人之初生,心灵就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1]作为观念的人的知识"是从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代社会契约论在十六世纪兴起后长达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主导着西方的政治潮流。社会契约论经历了在16世纪以来的勃兴、18世纪遭遇到的批判与其当代重构的发展脉络,它的兴衰与转换,清晰地折射出近现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实践和现实需要,对西方的政治发展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关催眠术的各种电影,因其神秘色彩,往往刚一上映就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比如某催眠术电影中,一位心理医生擅长催眠术,一个响指就能将病人带入另一个世界,令人感到无比神奇。催眠术的功能远远不止是能够治疗心理疾病,不管你信与不信,18世纪著名的法国大革命,正是由催眠术引发的。启蒙运动竟让伪科学盛行兴起于14世纪、到16世纪达到鼎盛的文艺复兴运动,给欧洲的思想界带来了一次"地震",欧洲近代历史的序幕由此拉开。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用复古之名,为自己的成  相似文献   
7.
1.本文核心词的含义1.1舆论首先提出舆论这个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道: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决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在我国,舆的本义是车厢或轿子,后引申为拉车的车夫或抬轿的轿夫,泛指普通百姓。而论多指议论。虽然舆论一词被人们使用多年,但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伦理思想在人类认识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从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本性、道德情感和良心、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契约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述,身置其中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它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理想社会两个角度的描写:社会契约的签订和政府的成立,论述了卢梭笔下的理想社会实行的并不是直接民主制,而是民主贵族制。  相似文献   
10.
十部法国书     
柳鸣九 《新读写》2014,(9):50-51
我们今天首先致敬的对象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两部巨著,因为它们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进入了中国,给了正在上下求索的中国人很有力的启示,前者影响了中国维新改良的政治思潮,后者则传播了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直接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