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现代文学缺乏典型的诉讼表现,在文本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现代通俗文学也好,精英文学范围,对于故事的叙述,对于关涉诉讼的场景,大多选择的是“大团圆”般的私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文正是探索“大团圆”的私了背后的“无讼”国民正义追求。  相似文献   
2.
杨旖  罗莉娅 《考试周刊》2012,(50):36-37
刑事案件私了是一种私力救济模式,从本质上说,刑事的私了是与我国的法治理念相悖的,其存在有着一定的传统、社会、经济和制度的根源。立法者应直面刑事案件私了在民间颇具市场的事实,对其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建立起刑事案件私了与刑事案件和解制度的契合点,使刑事案件的私了在解决社会纷争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玉文 《知识窗》2006,(11):59-59
[案例]丁某的女儿在某中学读高一,开学后不久,丁某接到学校电话,要求他速来学校,有要事相商。丁某到达后,校方告诉他,丁某的女儿在学校突发急病,学校及时打了120急救电话。但其女儿还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校方考虑到丁某家的特殊困难,出于人道主义,给丁某补助安葬费9000元,但必须签一个协议,规定丁某不能再向学校提其他要求。丁某答应了学校的要求。数日后,丁某听女儿的同学说,女儿突然发病昏倒后,老师曾组织学生将女儿抬到校医务室,但医务室没人。等了约半小时,老师才打120电话求救,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面临很大的障碍;但它又确实迎合了司法机关、刑事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普遍需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发挥刑事和解的最大功效,需要在具体程序、适用范围和相关制度配套方面对之进行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5.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是各学校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类纠纷处理的博弈中,多以"私了"的方式予以解决。家属和学校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会采取各种策略,遵循互惠原则来谋求本方利益最大化。明确学校对学生意外事故承担责任的条件,了解"私了"中各方博弈的策略,对维护学生及其家属、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而不用诉诸法律。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司法救济权,是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为实现某种诉求利益,而依法进行一定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资格。司法实践中的“私了”,正是公民为实现某种诉讼利益而作为或不作为的体现。但是,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行使权利必须以履行法定义务为前提,否则权利就会被限制。“私了”是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但是“私了”必须在法律划定的领域才能行使。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就有"厌讼、贱讼"思想,人人唯恐诉讼缠身而避之,从而私下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来促进乡邻之间的和谐。可见"私了"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存在有其必要性。通过借鉴国外的"ADR"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