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筹拍金庸名作《笑傲江湖》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最近,被《笑》剧剧组选中的秦腔丑角孙存蝶,在剧组集中拍完他的戏后回到西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2.
陈彦,商洛籍著名剧作家,陕西省戏剧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曲家协会主席,曾创作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十余部戏剧作品,多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2011年初,其新作《西京故事》上演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好评。今年前半年仅四个月时间该剧演出已超百余场次。陈彦的戏剧关注现实重大问题,关注底层人民生活,注重社会效益,讴歌真善美;其演出舞台效果好,戏剧性强。现选发著名戏剧评论家傅谨等关于《西京故事》的三篇研究文章,供大家学习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3.
唱秦腔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岐山、宝鸡等几十个县为西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这里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像吵架一样,哭丧又是一呼三叹,呼喊远处的人更是特别,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才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那些会呼喊远道上人的人都有了唱秦腔的才能。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竟也能唱。唱秦腔成了这里的人们最体面的事情了。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没有没登过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秦腔民俗文化的简单描述,分析了秦腔在西安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秦腔作为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从叙事动机和创作目的来说,是为故乡“树碑立传”,是“为了忘却的回忆”。作品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夏天义、夏天智均以悲剧死亡结局,这决非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描写,而是包含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在”的哲学内涵。死亡叙述由最初的生命体验辐射到社会文化层面,最终上升为一种悲悯美学。  相似文献   
6.
缶为何物,莫说外国人不懂,中国人大约懂的也不多。老作家旁征博引,层层挖掘,把历史和现实凝聚在一个点上,那就是揭示——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选择击缶开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秦腔》被称为"乡土中国叙事的终结"。"清风街"便成为式微的故土,与此同时,在《秦腔》中伴随着"乡土世界"消亡的背后是乡土中男性世界的式微。而《秦腔》中的女人们则继续留守在乡村之中,女性品质往往被男性权利所遮蔽。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之于中国当代乡村叙事,很大程度上具有"标本"的意义。综观其30多年的创作,清晰传递出中国乡村现实与乡村叙事变迁与更迭的脉动。2005年问世的《秦腔》,在赢得巨大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严厉的批评。在贾平凹的乡村叙事谱系上,《秦腔》似乎表现出终结之意。无论对乡村新现实的发现,还是表现手法的新探索上,都表现出与此前迥异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和贾平凹的小说都带有明显的寓言性质,故事框架、情节和意象设置,都含有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某种隐喻和象征,作品中都有着艾略特的《荒原》的意味.与福克纳相同,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言说的仍然是"回归"和"失乐园"的主题,但他比福克纳更悲观.《秦腔》几无故事,无数个烦冗的碎片表征着作者灵魂的破碎.故乡已经使他"越来越陌生","秦腔"已成"挽歌".从"废都"到"废乡",从乡村到城市再到乡村,他的叙述更使人体味到价值荒原上人的痛苦感受.这种 "死亡"意识和悲剧体悟在文本深层与福克纳接通,使得他的貌似"很中国"的小说真正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冯积岐创作的《村子》与贾平凹创作的《秦腔》都是陕西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立场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他们都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给予了集中关注,但由于叙事立场、叙述技巧等方面的主体性选择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叙事伦理.在此结论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叙事伦理的新突破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