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作为地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基础、培养地学思维和锻炼实践技能的必由途径。随着新技术对传统地学专业的改造和"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地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侧重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对这一转变中逐渐突显不足。本文针对秭归野外地质实习中教师学科背景有差异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分析探讨MOOC资源的引入如何在提升秭归地质教学质量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辅导》2013,(16):41-43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约公元前340年,生于万里长江最险峻的山峡边的秭归(今湖北秭归)。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王室贵族的后代。他长得高大俊美,头顶高冠,穿着奇特的服装佩带长剑,身挂精美的玉器。20岁时离开秭归,来到祖先曾经居住的楚都郢(今湖北荆州),  相似文献   
3.
秭归实习基地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坐落在距三峡大坝1km新秭归县城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站,是我校继周口店、北戴河之后的第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本文从野外实践教学的角度对实习区的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旅游等几个方面的教学资源以及野外实践教学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叙述和分析,认为秭归实习基地具有教学资源丰富齐全、综合性强、现象典型直观等特点,适合于多个专业学生的野外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野外实习基地,尽管刚开发使用四年,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屈原诞生于湖北秭归乐平里一说,不仅历史早,有多种古文献记载,而且有出土文物和当地风土人情为佐证..  相似文献   
5.
今年端午节,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举行隆重的中国诗歌之乡授牌仪式,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中国诗歌协会秘书长张同吾向秭归授予了中国诗歌之乡的铜牌。张同吾说,秭归是屈原故里,在诗  相似文献   
6.
屈原故里秭归文化资源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故里秭归,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很好的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因为三峡工程的兴建而沉入江中,又从三峡工程那里接受了现代化的洗礼。现在的秭归,除了三峡工程、高峡平湖的自然风光了,更注重的是对其以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本文通过对现在秭归已经做出的相关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的探析,来学习其中的经验,同时找出其中可以值得改进的部分,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8.
三国时期,秭归地处长江中游,为巴、楚之门户。因险要的地形而成为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军事重镇,一时成为影响三国时局变化的敏感地区,秭归作为一个重要军事据点也因此在此段时间频繁改变隶属关系,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2010年6月16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来湖北秭归参加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参加某大学的演讲时,他以自己多年的文学创作经验,深入  相似文献   
10.
屈原的《招魂》源于民间习俗。归作为屈原的故乡,其招魂习俗与《招魂》所述内容多有类同,屈原的《招魂》有可能源于归的招魂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