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20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没有人会忘记震撼中华的这次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就像没有人会忘记2008年春节的那场雪灾,2003年的那场"非典",1998年的那次洪灾.……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我国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及外媒反应,借助网民观点指出了个别报道人文情怀的缺失.进而做出面对灾难事件,应当怎样将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有机统一的媒体反思.  相似文献   
5.
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曼有句名言:“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刻。”从审美层面来观照灾难新闻,不是颠倒美丑、粉饰美化,而是传者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报道新闻。“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①如果传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全的审美理想,他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报道灾难新闻,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6.
面对灾难:舆论引导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轶 《新闻知识》2002,(12):27-29
2002年四、五月间,中国民航连续 发生两起空难,造成240名中外乘客死 亡。一时间国内舆论大哗。  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候,舆论成型的 速度远远比事实真相的查清来得更快。这 时候的舆论有一定危险性。当一种舆论可 能强大到足以左右社会的走向,或是可能 会诱发杜会的种种不稳定因素时,如果不 及早加以引导,保证其沿正确的道路发 展,无疑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如何引导舆论,新闻媒介承担着重大的责 任。   空难发生后,中国民航的统计数据表 明,客机日利用率明显下降,乘客大幅度 减少。不能不说,频繁的空难让中国民众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飞”心理。“能 不坐飞机的时候尽量不坐,即使坐,一颗 心也随着飞机拎在半宁中。”这段网上留 言相信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接二连三  相似文献   
7.
卜息 《档案时空》2003,(9):13-13
1959年12月1日中午,在我国东部海域,海军某部一次合成演习刚刚结束。海面上“衡阳号”护卫舰已停机漂泊。水下30米的418号潜水艇正等待上浮。艇长张明龙命令声呐兵,严密监视艇外信号。“轰,轰,轰!”护卫舰向水下投掷了3枚手榴弹,告诉418艇一切正常,可以上浮。潜水艇上,仅8秒钟,各战位准备就绪。其实,全艇并未真正准备好。二舱、四舱水密门还开着。按条例规定,发出警报后,各舱室必须关闭水密门。遗憾的是潜水艇上相关人员忽视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措施。“上浮!”艇长发出命令。深度表显示:30米、20米、15米、8米,潜艇已上浮到半潜状态。此时,他…  相似文献   
8.
一场严重的地震灾难,让中国的传媒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也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传媒界和社会各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从理念层面上开始思考更深入的传媒文化问题。 这里仅以传媒的特质与某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交叉点为出发点来探讨。首先,此次灾难报道让人们对中国传媒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新鲜的认知和更深刻的思考。传媒的动员社会、整合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公民报道并不是在汶川地震中产生的新事物,但在汶川地震中,公民报道所显示出的强大的规模和力度以及与之前不同的特点,则更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记者部落     
在灾难中绽放美丽,张泉灵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雪灾现场到圣火登顶珠峰,再到四川灾区第一线,张泉灵冒着生命危险采集第一时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