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15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要求,诸如不能运用第一人称、记者不能在报道中发表议论、最好不要使用修辞格等做法一向被视为神圣而高效的新闻写作条款。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一些经典报道并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2.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3.
《你好,法奈利》是美国作家杰西卡·诺尔的小说处女作,作者以自传体的形式和女性特有的清新、细腻同时又带着一丝调皮、戏谑的笔调,在两条交叉并行的故事线索中讲述一个普通乡下女孩蒂芙阿尼·法奈利在少女时期经历了彻骨的伤痛之后,如何走出痛苦的阴霾,完成身体与心灵的蜕变,最终获得爱与新生的故事.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女性成长主题,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使其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和发行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会珍 《辅导员》2014,(14):27-28
正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的一般方法是: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一般要把冒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引号中的第二人称"你"改为  相似文献   
5.
6.
运用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对小说《伤逝》进行分析。从叙事语法看,文本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子君与涓生的性爱故事;运用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表现了涓生失去子君后的懊悔心理。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 1938-)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她重视文学传统,主张艺术应该反映和描绘社会生活。她的作品对美国现代社会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不仅反映美国各阶层人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物质贫困过渡到精神空虚的过程,而且表现出对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四个夏天》是她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者继承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也是故事主人公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我”西西女孩从幼年、童年、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进而揭示出身于工人家庭的“我”一生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庄子》、《左传》等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的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摘要中第一人称指称由第一人称代词"I","We"来体现,指示指称则由指示代词"This"及冠词"The"短语来体现,两者在体现作者叙述当下研究方面无明显差异。论文英文摘要中恰当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有助于研究者轻松表达其观点,有效推销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有的课文大量出现“你”和“你们”,用“你怎样怎样”来叙述,因此有的教师就认为这是用“第二人称”写的。笔者觉得这种看法不对。文章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法,不存在第二人称写的文章。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并提的“第二人称”,实际上是语法上“人称代词”所使用的概念。而我们所说的用什么人称写的,指的是作者在一篇文章里所站的观察点和叙述时的立足点。如果说有第二人称写法,那就是作者站到读者的位置上去了,这岂不矛盾?所以不可能有“第二人称”的写法。其实,用“你怎样怎样”的方式叙述时,正是不出现的“我”在向“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