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华夏文化》2004,(2):22-24
县级政权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低一级的基层政权,是封建官僚机构的末梢。其行政首脑称县令或知县。虽然他们品级较低,但在地方行政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真正的“治事之官”(意即负责实际事务的官)。故此,传统的县令或知县常被称为“亲民官”或“父母官”。北洋政府时期,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把以前凡有直辖地方的府、直隶厅、直隶州和厅、州等地方政权,一律改称为县。“县置知事,隶属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因此,县知事就成为县级行政机构的行政首脑。纵观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固然与传统的县官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对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籍贯、出身时代以及其身世经历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阐述,填补了学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才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宋代江西诗派巨擘曾几的籍贯,在传世地方文献中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江西赣州,有人认为他生长于赣州,后占籍河南洛阳。曾几第二孙曾栗的墓志的发现为重新论定曾几的籍贯提供了契机。通过释读曾栗墓志,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曾几入籍河南之事作了厘清,同时揭示了曾几一族世代定居绍兴的事实。此外,也指出曾几之所以最终选择落户绍兴,与弟子陆游的惺惺相惜或许相关。  相似文献   
5.
《明史》载,明末办理镇压农民起义的兵部尚书、九省军务总理大臣熊文灿,是贵州省永宁卫(今四川省叙永县)人。本文对熊氏籍贯进行了考证,认为熊文灿是冒充永宁籍而生长于今沪县境内云锦乡的沪州人,并揭示了其冒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名师风采     
蒋绍愚,籍贯浙江富阳,1940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7.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8.
严帮镇(衢州西安高腔表演艺人,1918年出生)我16岁时就开始学唱西安高腔,同时学艺的有13个人,其中严村的7人,航埠的6人。老师是抗日战争时期逃难流浪到严村的艺人,当时30多岁,擅长高腔、昆腔和乱弹,籍贯不清楚。当时我们一班年轻人由于爱好,所以  相似文献   
9.
陈长文 《历史档案》2007,(2):129-132
笔者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代登科总录》子课题《明代登科录》的研究过程中,经常要检索明代进士的籍贯,而明代许多历史文献,尤其是一些明代方志,记载人物的籍贯却相当简略.这样就给今天的学术研究事业来了诸多烦难,需要我们去一一考证.  相似文献   
10.
于德祥 《北京档案》2015,(11):39-41
何谓会馆?《辞海》中对"会馆"条目的解释为"同籍贯,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 北京的会馆见于资料者,较早出于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 嘉隆间."近人瞿总之又有"推其原始者,或云永乐已有之."这两种说法尚未见到实证,现在能名实相证的建于明代的会馆大都在明万历、天启之后,所建之馆且以外埠行业商馆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