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5篇
教育   680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变态心理的刻划、厄莱克特拉情结的叙写三个侧面,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呈现的或深或浅的精神分析色调,指出张爱玲从一个全新角度体验人生,透视社会,并将精神分析手法在作品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理论最初曾经遭遇医学界的强烈反对,但后来成为一种时髦,很快演化成了一种正统学说。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精神分析理论再次受到质疑。最激烈的批评群体之一就是女权主义者们,她们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中厌恶女性的倾向和父权主义的观点。 来自科学界和哲学界的批评说,精神分析的经验主义基础不够充分,其中心概念经不起推敲。他们认为,精神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其基础是猜测和主观理解,而不是客观分析。精神分析只是对单一个案加以概括,其推理的依据是类比、主观联想、真实或臆想的记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论和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影响/接受关系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郭沫若早期对这两种思潮的接受都不是照单全收的,由于时代(现实)与文化传统的制约,再加上西方不同思潮的交叉影响,这两种思潮在郭沫若那里均已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改变,这种改变隐含了诗学建构的某些规律性现象。文章以郭沫若早期对上述两种思潮的接受为个案,探讨的其实是一种新型诗学何以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析诞生之日起,它就与广义上的诗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两者均致力于探究心理装置之深层结构和该结构经符号表达之后呈现出来的样态。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Mieke Bal)对此颇有论述,本文梳理了巴尔对精神分析诗学几种结合模式的分析,也就是诗学切入拉康所言"真实"的几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幼儿遭受性侵的事件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幼儿性教育被误解及忽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幼儿存在性需要,且性需求是否被满足影响一生的发展。为此,必须正视幼儿性教育,提高其重要性,并创建具体的方法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实施幼儿性教育不单是家长和幼儿教师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整个成人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策略提示只要没有因为沉溺"追星"做出出格的事,班主任对学生的偶像崇拜抱持着一种理解、宽容、不强行扼杀的态度,就是偶像教育成功的第一步。2003年,周润发的成长经历被写进香港中学教科书,这说明,只要引导适当,偶像同样也可能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依据班杜拉的精神分析理论,岳晓东提出了偶像——榜样教育理论,即将以人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详细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的三次梦境。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安娜的三次梦境,可以揭示出这三次梦分别是安娜身体欲望、心理情感欲望以及死亡欲望的满足。同时安娜的三次梦境在小说中也有引导情节发展、预示安娜悲剧命运进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意象对话技术为我国朱建军博士所创,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询者一起使用意象,靠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来相互交流,通过调节和改变意象调适来询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析学家对教育地位的有关看法及其对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的启示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精神分析学派的教育蕴涵,并通过对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本身的分析,指出其教育蕴涵的不足之处,这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