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4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诵睢 《收藏》2006,(11):96-99
清朝后期,洋务派在国内兴办实业。继起初的棉纺业、造纸业之后,印刷业、制陶业也在上海、杭州、天津等近海城市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经营紫砂的商号,他们雇用技艺出色的宜兴艺人,专门制作水准较高的紫砂器皿。在这种局势下,紫砂业慢慢地从衰微中恢复。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6,(3):195-195
周行春,字一仁,江苏宜兴人,著名紫砂装饰陶艺家,自幼痴迷紫砂,本着“人善为本,仁爱一生”的信条创建“一仁轩”陶艺工作室,专业从事陶刻、泥绘、镶金等装饰艺术,尤擅长紫砂茗壶的镶金工艺,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组镜头将定格在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宜兴丁蜀中专校")教师和工艺美术专业一届届毕业生的记忆深处:一位宛如自家外婆的慈祥的长者坐在一群稚气的学生中间,长者透过老花眼镜的睿智的目光与四周专注而又渴求的目光聚焦在老者左手托起的  相似文献   
4.
5.
6.
在前后两届全国十大紫砂名壶评选中,前一届他以作品《云开旭日照苍松》跻身其中,这一届又以《梅竹提梁壶》中奖,连续两届获此殊荣,实属不易。此人名叫周荣金,40多岁,已是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难怪壶艺泰斗吕尧臣给他题词:“难得壶徒”;另一位壶艺大师谭泉海为他题词:“扬紫艺为荣,捏砂泥成金”;评上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的徐安碧以书相赠:“砂海人才济济,壶徒别有创意”。这些题词既是对年轻有为的周荣金的评价,又是对他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9,(7):177-177
宜兴紫砂世家杨明旭教授设计创制的国庆60周年纪念壶。用上等红清水泥精心制作.共制60把.编号发行。此壶为封山之作。  相似文献   
8.
水盂,为磨墨时的盛水器皿。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可见,这种文房用具是贮水以供研墨之用,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也有象生形。水盂古时称水中丞,最早应出现于三国时期。从三国到南朝,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扁平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9,(2)
由中国网、新华网收藏频道、新浪网收藏频道、作家文摘报、CCTV《艺术品投资》、收藏界杂志、中国政协杂志、鉴宝杂志等16家媒体联合推选的"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2009年1月5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正式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奖典礼由金源先生主持,文化界领导专家、收藏界人士及媒体代表200多人出席。这是中国收藏界第二次评选年度事件和年度人物,反映了蛊世收藏文化已经进入主流媒体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宜兴紫砂承载了八百年的岁月和艰辛,积淀了八百年的智慧和荣光。在宜兴陶都丁蜀镇,集结了一万多名做紫砂壶的艺人,其中不仅有世代传承的制壶人,还有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而慕名而来的全国乃至世界的紫砂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王亚平,这位江苏省工艺美术界名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近年以其方正系列陶艺作品,在陶都、在中国陶艺界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