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特大地震,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家园倾覆。人民在经受自然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的痛苦时,也表现出了大无畏英勇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地震灾害的前线,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战胜艰难险阻的不屈  相似文献   
2.
左联川籍作家王余杞的长篇纪实小说《自流井》,首次复现了民国时期四川自贡地区王三畏堂盐业世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及其原因;同时此小说也是新文学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井盐文化的代表作。从盐文化乃至地域文化角度予以审视,《自流井》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生苦旅>是一部非虚构小说,它顺应中国当代纪实小说发展潮流,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现实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主要评述作品由现实与荒诞两种质素交融与建构出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于争议中的纪实小说,不应丙作单向度的判断,而应给予多维的审美批评,就写实特而言,或以新闻的叙事立场进行“实体化”写实,体现其信息价值,或以个人的亲历与经验侧重于“主体化”写实,体现其,坐 体实验上,则显示出“边缘化”的写实风格,实践着学现代审美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一个侏儒青年的奋斗之路》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位残疾人作者王庭德的自传体纪实小说,记录其从出生到2004年23年间真实艰难的人生历程。 那是一个刚刚上班的早晨,有人敲门,请进后,看见一个“小孩”步履蹒跚地走来,他可能意识到了我的诧异,自报姓名王庭德,让座时,我发现他竟艰难地费了足足三分钟才坐到椅子上,接水杯也是十分地吃力。  相似文献   
6.
报告学与纪实小说的界定与特征。以报告学与纪实小说的名为例,分析论述了两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布儒 《湖北档案》2013,(9):44-46
日本著名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做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1938年1月8日,石川达三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石川达三回到日本后,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纪实小说和短、中篇小说产生和繁荣最早,长篇小说是最早产生的国家之一并最早进入繁荣期.中国古典小说体裁最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伟大和独特的创造,有不少无与伦比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平南传》为黔中首部章回体的历史类小说。本文评述了其援史入传、以真为正的艺术特点,以及它的史学、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纪实小说是一种具有十足"先锋姿态"的小说文本,它以其非虚构文学所带来的近距离审美形态成为文坛的"宠儿",产生了以张辛欣、刘心武等为代表的纪实小说作家,更有<北京人>、<五·一九长镜头>等"经典性"文本.但是,当代文化界的浮躁之气,同样使这一艺术创作实践"浅尝辄止",随后,升腾而起的"商业化"写作,也纷纷冠以"纪实"之名,在众多通俗"读物"呈现一派"繁盛"之时,纪实小说这一"先锋性"文本走向了没落.本文试图探究其兴盛的背景,以及其走向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