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华章》2011,(25)
本文分析了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复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复方甲硝唑凝胶是由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的复方凝胶,阐述了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复方凝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大地震让核电站出事故了!全世界都紧张起来:核电站坏了,会有核污染。核污染会让人得癌症,会让人死亡!大家睁大了眼睛看。看什么?看今天吹什么风呀!气象专家拿出一张图,上面标着各个国家,当然日本是一定要有的。然后,他在上面画了一些箭头,说:蓝箭头表示靠近地面的风向,吹的是西北风或者是偏西风;上面一些的红色箭头,表示离开地面高一些的地方,吹的是偏西风。那么,靠近地面的核污染会被吹到偏南的地方;比较高的污染物,基本上是被吹到北太平洋那儿。所以,我们这里不会受到核污染。哗,大家一哄而散,安心去上课、去上班。  相似文献   
3.
叶永流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40-140,138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59例慢性前列腺炎,其中细菌性167例,非细菌性85例,前列腺痛9例。采用综合方法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常规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欠佳原因。结果:经治疗4周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明显减少,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明显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其中细菌性为79%,非细菌性为67.5%,前列腺痛为44.4%,67例治疗无效,其原因主要有细菌耐药、生活无节制,前列腺有结石,纤维化,精神因素等。结论: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无效时应寻找原因对因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在外就餐注意事项一、选择合适的餐馆1.选择有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法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且须在经营场所亮证经营。消费者到餐馆用餐,首先要看餐馆吧台或其他  相似文献   
5.
正确应用冷敷或热敷,可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还可减轻疼痛,加速炎症消退。但不同的病痛、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应用法,你可不能用错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9,(9):72-72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在苏州微服私访。一日,他与随从走散,饥饿不堪之时,忽见前方梅林有一户人家,便上前叩门求食。好心的村妇并不知此人就是皇上,见他实在可怜,就动了恻隐之心。但是不巧的是,此时村妇家中只有剩莱剩饭,于是她将剩锅巴拌剩菜汤给康熙吃,不想他吃后竟赞不绝口,还提笔写下"天下第一菜"五个大字!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病害是危害蔬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蔬菜真菌性病害和蔬菜病毒病。温室蔬菜栽培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场所固定、轮作倒茬困难、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发生和流行各种病害,严重影响温室蔬菜产量和效益。蔬菜细菌性病害其侵染病原为细菌,属传染性病害,在蔬菜病害中约占10%。本文通过针对某种蔬菜多发或主要病害,按照蔬菜病害的五个大类去识别、去选择药剂防治,在控制多发或主要病害的同时,兼治其它同类次要病害,从而使得蔬菜病害的药剂选择和防治变得相对简单、容易和实用。本文就温室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主要病害及使用药剂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9.
核桃细菌性病害在核桃主要产区危害异常严重.在核桃生长季节,对甘肃陇南成县核桃重要产区的细菌性病害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显示,核桃重要的细菌性黑斑病等各类细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不同海拔核桃种植区病害发生存在差异.调查共采集标本30份,共分离病原菌15个,经分子鉴定最终确定9株不同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角膜炎是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发病缓慢,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使其有增多的趋势。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临床上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可对其分泌物进行刮片寻找真菌丝。在治疗方面近年来采用氟康唑综合治疗,疗效较单一,而药物治疗则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