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交流,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定位,使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文本一改过去的客体地位,成为阅读教学中交流与沟通的主体之一。阅读教学要重视文本的作用,正是文本给了我们无限  相似文献   
2.
既然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那么对话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话题,就应该围绕着这个话题来开展.对话的一方是本,而本主要是由教材编写根据一定的编辑意图提供的一篇篇章,即课.所以,阅读教学中与本对话,认真而深入地阅读课本身当然是最基本的前提了.只有认真、深入地阅读课了,才能和本有“共同语言”,才能形成对话.反之,只是囫囵吞枣读过章了,知道章的大概内容了,而没去咀嚼,没去深究,也是没法形成对话的,或说没法形成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所谓“错误”,指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错误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真实性错误,二是艺术性错误.真实性错误是由于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主观认识的偏差或失误而形成的错误.这种错误,其中可能包含合理、创造性的成分.艺术性错误是指教师或命题者为实现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而形成的错误.这种错误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王庆欣 《江西教育》2011,(10):12-12
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和前提,是学生成人、成材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一套好的教材足以滋养一代甚至数代人的心灵。前段时间,家长热捧一套民国教材,引发对现行教材的质疑和责难。面对这一现象,教师们是怎样认识的,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呢?本期聚焦这一话题,旨在希望引起各方重视,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教材,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语教学中教材编写者、教师和教研员是统一的整体,只有三者互相交流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的进步。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从教材编写者、教师和教研员三个不同的主体出发,对各自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观察选文型教科书的角度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就是观察选文课后练习的设计开发。一般来说,课后练习作为选文的直接配套资源,在体现教材编写者对课文的解读思路的同时,也体现着教材编写者对课堂教学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指导。叶圣陶在审阅人教版语文教材时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练习)盖将就本课之内容与形式,抉其至关重要之若干点,俾学生思索之,辨析之,熟谙之,练习之,有助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也。以故所出虽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通过提升识字兴趣,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也已经成为教材编写者和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而识字负担与提前读写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初入学堂的孩子对汉字感兴趣呢?近两年,我一直担任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趣且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成文与大  相似文献   
8.
促进学生发展是语文教育的职责,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语文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还有不少教师不甚明了。本文拟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就此作一番探究。就《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而言,老舍先生是先在北平、伦敦与济南分别生活之后,有了真切的濡染,才有了对这三地冬天的不同认知,之后才抒写出这篇具有轰动效应的散文。老舍先生为当今师生提供了教学启示:在比较中丰润和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江苏省于2005年实施了第一轮课程改革,在谨遵课改要求的前提下,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人性化的整改.“空白处”是苏教版高中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文将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空白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苏教版高中教材的“空白处”是教材编写者专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留下了发展空间,数学教材每一页都留有一定空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教材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运用比较、实验、价态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元素观,培养其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思维方式。一、"硝酸的氧化性"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硝酸、硫酸的氧化性在人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四节呈现,可见编写者没有刻意地将硫酸、硝酸的性质割裂,相反,完成硫酸性质的讲解后,教材用比较的方法顺理成章地引出硝酸的性质。考虑到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