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孝治天下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相似文献   
2.
自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还是玄风蔚然的魏晋,乃至三教合流的隋唐,新儒学兴起的宋元,其入世经世的思想一直都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齐家治国、兼济天下更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主导。  相似文献   
3.
教皇革命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分别在中西方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事件,都对中西方的法律传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它们所确立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民众在法律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这导致了民众的法感情不同以及在中西方推行法治的难易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思想入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影响略作分析,将汉武帝刘彻文化专制下的治国之道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登极之初,即表现出重视儒学和重用儒生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接受董仲舒对策后,他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既是基本国策,自然就不会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一定要通过措施去贯彻落实.从而让头脑中尊崇儒术的意识具体地表现出来。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从政策、措施和行为来看,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表现在启用儒生(举...  相似文献   
6.
犀(牛)樽、象樽,是祭孔礼器,用以盛酒。孔子,儒学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他周游列国,宣传“仁爱”,提倡“忠恕”,主张“德治”,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到了西汉武帝时,当时任江都相的董仲舒向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武帝采纳后付诸施行。这就是历史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时候起,孔子的学说,成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化的正统,精神明的规范。孔子被尊为圣人。于是,便在他的家乡曲阜大兴土木,建盖孔庙,塑造孔子像,勒石歌其功颂其德,以供人们祭奠拜谒。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了唐朝开元二十七  相似文献   
7.
正《汉书》载"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思想总纲,这里发表的西南大学周兵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邓红教授的论文都围绕"天人三策"而展开,或聚焦其深奥义理,阐发其内在价值,或经此而批判日本学界对董仲舒的否定论调,鞭辟入里,颇值一读。"天人三策"在当时所引起的影响,可能也只限于"天子览其对而异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可能直接源自"天人三策",至少也不会是董仲舒一个人的功劳。从高祖建汉、文景之治,到武帝时代,一批又一批既酷好儒术、又通达事变并富有远见卓识的儒学政治家,从郦食  相似文献   
8.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长期以来被视为武帝政治的一大特色。但其史实有待考究 ,从董仲舒原话、武帝任用人员及武帝政治三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汉武帝一朝多家学说交错杂糅 ,阳儒阴法 ,而非惟儒是尊。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是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为加强封建大一统的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司马迁敏锐地看出其实质不过是“外儒内法”,拉大旗作虎皮罢了。因而司马迁表现出了对先秦儒家的景仰和对汉武帝时期变味了的汉代儒林的鄙弃。  相似文献   
10.
宋晶晶 《兰台世界》2013,(10):45-46
本文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思想入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影响略作分析,将汉武帝刘彻文化专制下的治国之道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