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在《南通日报》上读到南通籍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卞之琳的初中作文。我十分好奇,这大诗人小时候会写点什么?写得怎么样?文章不长,只有170多字,不妨照录如下:秋郊晚眺记课余无事,乃闲步郊外,一赏秋野暮景。时西风摇树,田野辽阔,大半为萎黄之色;独菜畦麦垄含有青青之色;而农夫二三点缀其间。小溪则芦花如雪,覆于其上。村落间枫叶鲜妍,若欲与夕阳争红也。倏焉炊烟四起,袅袅于疏林  相似文献   
2.
语文老师会发现: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开始头疼,不是觉得“无米可炊”,就是有着“眼前有景吟不得”的困惑。究其根源,就是缺乏观察,缺乏生活体验。生活是作文之本,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要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自然,去参与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再现生活,从五彩的生活情趣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写出真实的、有情感的练达文章。一、融入社会,参与生活作文教学应直面社会,与生活融  相似文献   
3.
4.
悠悠稻米香     
正常听家中长辈说,现在食物的味道,真是一点都不如从前了。就算走进相同的店铺,坐在同一个座位,品尝相同的食物,却也总觉着不够尽兴,也总是悻悻而归。儿时懵懂,寻不着这话的由头,可如今想来,只怕是少了那份回忆——青石板上泛起圈圈雨晕,小巷尽头的公共厨房永远那么香气满溢;只怕是少了那声欢笑———阳光投射出大手牵小手的背影,邻家的阿姨婶婶永远那么热情好客;或许还有团圆啊,乡情啊,传统啊……总之一切都回不去了,犹如流星划过,那一瞬间没来得及珍惜,便只剩下漆黑夜空中的深深叹息了。  相似文献   
5.
古香樟树     
"厅前植古樟树一棵,浓荫蔽日,生气勃勃,要数人才能合抱,已有三百多年树龄。人世几回伤往事,古树就是见证者。厅后古藤盘绕,古朴雅致,点缀其间,十分优美。"我的母亲是醉白池的一名导游,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把我拉到她的面前坐着,听她练导游词,于是我就做起了母亲的专属"小游客"。醉白池有一棵活了三百余年的古香樟树,第一次听到这段导游词时,年幼的我不禁为一棵树能活这么久感到无比吃惊。可偏偏有关古香樟树的描述就只有这么一小段,我就拉着母亲,想让她多给我讲一些有关这棵树的事情。听完妈妈的描述,我更想实地去看看了。  相似文献   
6.
李聿 《语文知识》2004,(1):21-22
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这其间”的说法,随手摘录下来的有: ①近十多年来,每次踏进史家胡同去拜访于光远先生,几乎总是要首先倾听他滔滔不绝地讲演着自己最近又在研究什么……这其间,又几乎使你插不上话……  相似文献   
7.
正缔造,这个词很大,如果联想到伟业,往往会觉得非凡人可为;缔造,这个词又很小,如果谙悉只要勤力就能缔造,那么人人皆可为。缔造教室,如果单向度指向楼房建设与多媒体配置等硬件设施,这种只要经济许可,非教学人员亦能为之的教室缔造,无论物理空间有多大,配置有多高,终难逃失去体温不会呼吸的冰冷物象一片。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这其间”的说法,随手摘录下来的有:①近十多年来,每次踏进史家胡同去拜访于光远先生,几乎总是要首先倾听他滔滔不绝地讲演着自己最近又在研究什么……这其间,又几乎使你插不上话……(苏东斌《智慧的痛苦》,《读书》1994.1)②离开学校已经好几年了,这其间,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现代汉语词典》1996,第994页)③假如一个人凭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十先令,那么,如果他这天外出或闲坐半天,即使这其间只花了六便士,……(《报刊文摘》1997.9.4)④当然关注国文命运,实施语文教改,这其间广大专家学者流汗探索,能演变成今日…  相似文献   
9.
<正>天地之大,囊括万物。风云雷电,花鸟虫鱼……亲爱的,你置身其间,可曾品味过其中之乐趣?我爱雨。还记得孩童时代,那些个夏日午后,没有大太阳,可也没有一丝风,大人们在不停地抱怨着,这鬼天气,这么闷人,又该下雨了。而我们这群小孩们,全副武装——雨靴、雨伞,在门口站成一排,就像站在起跑线上,时刻准备着,只等比赛的哨声一响起,  相似文献   
10.
陈兰英 《知识窗》2010,(3X):7-7
<正>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重形式训练,轻内容指导;重共性一致,轻个性发展;重作文专门技能训练,轻作文基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为应付考试,常常不自觉地压抑学生的想象力,用固定的"规范"格式压制学生,制造出一个个套中人,产生出一篇篇套中文。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挥,还使他们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趣。作文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加强写作个性化进程,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