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13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通过对幼儿阶段有无批判性思维、发展幼儿批判性思维是否违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发展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可能范围进行澄清和追问,论证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满足现实需求、促进幼儿整合发展、获得有意义知识、转变教育观和儿童观四个方面论证幼儿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长达百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给英法两国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英王室调整了商业政策、挟持本国商人,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上霸权。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推动了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相似文献   
3.
赵素 《出版参考》2006,(7X):23-23
2006年6月29日,《萌芽》杂志创刊50周年大型座谈会在上海作协大厅隆重举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以及上海市作家协会的相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每个两三岁幼儿的家长、教师都或多或少和幼儿本能的争执、打人等同伴冲突行为打过交道。成人首先要明确的是:打人、与同伴争执并不是幼儿的错,而是其自我意识萌芽阶段的一种外在表现。此时成人的干预不在于对幼儿进行道德说教与行为规训,而应当是解决幼儿的争执与打人行为本身。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纪行业的一个类别,在西方,出版经纪人及其经纪活动已为人们广泛认知并得到认可,其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作者、出版经纪人、出版社、销售网点已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图书出版系统.而在中国出版界,出版经纪业尚处于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我奉命兼任<萌芽>杂志主编.那时候,文学已经走入社会边缘,众多文学刊物销量剧减,曾经有过的发行几十万份的风光变成了遥远的、梦幻似的回忆.创刊40年的、具有全国影响的<萌芽>也只能发行1万多册.这个发行量在文学杂志中还算是不错的业绩,但对于一本自负盈亏的杂志来说,绝对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就像濒临破产的企业,每个月都要为下个月的员工工资发愁.  相似文献   
7.
王雨是一位使命意识颇强的作家,因此,他的作品并不只是一般地满足读者娱乐消遣的需要,而是期望通过文学这一审美形式,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滋养。长篇小说《水龙》(重庆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上一个世纪之交的重庆城为舞台,展现在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转型期,老一辈重庆人的焦虑、躁动、觉悟和拚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8.
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爷爷家过圣诞节。一天,在玩耍时,我发现屋前的一棵无花果树死了——树皮有的地方已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已完全枯黄。我对爷爷说:那棵树已经死了,把它砍了吧,再种一棵。可是爷爷不同意,他说:过冬后它可能还会萌芽抽枝,孩子,记住,冬天,不要砍树。  相似文献   
9.
文章扼要回溯明末经济发展概况,然后以历史唯物史观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论证和推理,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导致明末诸多社会危机迸发的根本原因。本篇拟从明朝将要灭亡的最后的时光里的经济情况的变迁,探讨究竟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17):49-52
网络舆论是由分散在各地、彼此没有联系的人将其个人意见同时或陆续发表在社交平台上,汇聚成一定数量的容易感知的多数意见的集合。社会事件会演化成为网络舆论事件并不是必然而成的,而是需要自身和外在的一些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