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第20题考查了"落体偏东"现象,文章对落体偏东成因及该题的建模过程进行评析和拓展,进而探讨了该题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物理教与学及未来选拔性考试命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常见的对比演示实验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要求的角度谈谈个人的观点,进而针对落体运动的一些错误认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根据教师和学生已有知识的不同层次用不同方法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袁伟钊 《大学生》2013,(5):32-33
正深大的建筑有些"反动"。典型的中轴线格局在这是不存在的,而且开向也非传统的正南方,而是考究的"南偏东15度"——所谓考究,是指这样的开向,据说可以使深大校园濒临的后海湾的环流能持续带入暖风,整座学校因此一年四季如坐春风之中。这些建筑背后的掌故,离不开深大创校初期的灵魂人物——罗征启罗老校长。他是老清华建筑系学生,今天深大校园的基本格局都是他的手笔。早些年深大庆祝建校二十五周年时,群贤毕至的典礼,在场些许媒体有些"不怀好意"地问起深大作为深圳"四大邪地"(弘法寺、中银大厦等)之一的传闻,对此,在校多年的建筑规划专业的老师也非常大方,笑着说深大的校园规划的确参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智慧。遂一言止问。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实现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值得每位科学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以“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对其中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进行实践和探索,希望能为多媒体教学带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利用物理学史进行启发式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论述物理学史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献评论:伽利略有没有在比萨斜塔做过落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有关伽利略比萨斜塔落体实验的各种说法,维维安尼对这个事件最初记述的可靠性仍值得信任,要予以否定,根据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并利用物理学史中的伽利略关于落体定律的发现的史实,探索如何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自由落体运动”一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韩德君 《物理教师》2004,25(4):3-45
物体以什么规律下落?几乎所有的大物理学家都关注、研究过这个问题.伽利略用“轻、重同落”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重快轻慢”.牛顿把“轻、重同落”从地面延伸至天上,统一了“苹果”和“月亮”,把力学规律从地球表面扩展到了整个宇宙,创立了天体力学;爱因斯坦更惊喜于“轻、重同落”并把它发挥为“等效原理”,创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题、"练一练",第57页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积累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  相似文献   
10.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通过大小石头的推理和比萨斜塔实验,论证了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的学说,被人们当作经典信奉至今.本文将证明:大小石头的推理并不科学;比萨斜塔实验不能够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相反,"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观点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