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莫泊桑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常规教学中,一般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个庸俗鄙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现状,爱慕虚荣,所以才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并对她的虚荣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以致玛蒂尔德其人竟也成了“虚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少女的心事     
快要开家长会了,你很焦虑。青春期到来,身体进入快速发育的阶段,随之而来的还有你日渐苏醒的虚荣心。女生的虚荣心有时像白蚁一样,会慢慢蚕食你的善良和自信。 你时常为自己没有漂亮的衣服而苦恼,好在学校强制学生统一穿校服,这也恰到好处地保护了你极强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状态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目标。虚荣心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它常出现在学生中间,如何认识并利用它,作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指出了教师的根本职责,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却忽略了一条根本的前提,那就是传谁道,授谁业,解谁摩。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而这其中“借彼喻此”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现象,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旁敲侧击,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避免再犯。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效果尤佳。在他们做得正确的时候,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使他们感到一种成就感,更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曾春晖 《课外阅读》2011,(2):195-195
重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塑造了美丽动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丢了项链,因赔偿项链而品尝十年艰辛生活。不记得谁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虚荣”,虚荣心,女人皆有之。玛蒂尔德向往过高雅奢华的大资产阶级生活,希望在舞会上成为男人赞美的焦点,女人羡慕的妒点。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家庭都存放有虚荣的染缸,玛蒂尔德染上虚荣之色,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可玛蒂尔德因为偶然丢了项链,因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品尝了穷苦人家的辛酸,不禁令人为其命运唏嘘。  相似文献   
6.
总戴着阶级的有色眼镜看《项链》,看到的永远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摘掉有色眼镜.换一种眼光,站在当今改革开放的高度,重读《项链》,你便能发现那挂假项链所折射出的美好人性的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7.
8.
赵秀民 《甘肃教育》2011,(13):60-60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教育部小职员路瓦栽的妻子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高贵乃至奢华的生活,但她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家境只能让她生活在对上流社会生活的梦幻中。丈夫为了让妻子开心,想方设法弄到了教育部长夫妇家庭晚会的请柬。为了出席这个舞会,玛蒂尔德花大价钱做了一套礼服,并向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了钻石项链。  相似文献   
9.
奶奶做得好     
奶奶从豆豆6个月开始就一直与他在一起,而且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隔代亲。所以豆豆经常会在奶奶面前发点小脾气,来满足他的小私心,但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因为奶奶  相似文献   
10.
出版了新书《何捷老师的命题作文》,我非常高兴。但更让每一个作者高兴的是,与读者相逢时,人的虚荣心在这样的场合下能得到合理的膨胀。可这一天,我遇到了一名该书的小读者,却使我高兴不起来。"何老师,有一个地方你写错了!"虽然我自诩为板桥先生笔下那"难得"的"糊涂"人,但这一回我一点都不担心。这本书是经过优秀出版社的专业编辑校对后慎重出版的,之前出版的《作文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