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小霞  陆玉琴   《档案与建设》2005,(12):30-31
蚕丝业专家、教育家费达生1903年10月出生于江苏吴江的一个教师家庭;她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六岁入同里丽则女校,后转入吴江爱德女校。1916年考入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1920年毕业后.经校长郑辟疆推荐,与同学郑蓉镜去日本学习蚕桑和制丝。1921年考入东京高等蚕丝学校制丝科。1923年毕业回国,在女蚕校蚕业推广部工作.开始了她一边从事教学、科研.一边深入农村推广科学养蚕制丝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只要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它是奇妙的,也是变幻莫测的。它也像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性情。毛毛雨,细若蚕丝,似有似无。在微风中轻轻扬扬,飘飘洒洒,像是喷散的水雾,四处弥漫。它婉约、妩媚。小雨点,稀稀疏疏,跳舞似地从天空中落下,打在玻璃上"噼噼啪啪",打在水面上"嘀嘀嗒嗒",  相似文献   
3.
回家真好     
<正>前几天,妈妈带我出去旅游(lu you),离(li)开了家。今天终于回来了!在车站下了车,我和妈妈等了半天也没叫到一辆有空座的计程车,肚子咕噜咕噜地直叫唤(huan)。要不是妈妈赶紧打电话叫爸爸来接我们,恐(kong)怕我早就被寒风吹成冰棍了。  相似文献   
4.
震泽自古就是蚕桑名镇,养蚕种桑历史悠久,是太湖南岸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丝产业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随之发展壮大,先后被评为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蚕丝之乡,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压力。文章从对震泽蚕丝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当地蚕丝产业发展的出路研究。  相似文献   
5.
南浔镇位于湖州市东部,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重镇。南浔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南宋时起,南浔镇就商贾云集,经济繁荣。近代,镇上出现了一大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镇因此成为“耕桑之宦,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南浔镇历来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有80余人。  相似文献   
6.
叶舒宪 《寻根》2003,(3):106-109
2002年3月15日,中国的媒体照例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全线鼓噪,一片打假之声不绝于耳。一个巧合性的例外亮点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重要学术报告:凯文·孟席斯宣布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国的航海家郑和才是世界历史上最先发现美洲的人。孟席斯的学术发现由于媒体的介入而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相信我国媒体对此的兴趣会比英美各国更加高涨。这使我想起几个月前在伦敦目睹的另一个惊人的学术观点:英文起源于中文。那是2001年10月27日,伦敦难得的大晴天。一场秋雨洗刷过的城市显得格外清爽。毗邻大英博物馆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相似文献   
7.
杨元 《技术创新》2005,(2):38-40
将Tencel纤维、Modal纤维、人豆蛋白纤维、竹纤维及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粘胶纤维、棉、蚕丝、羊毛、涤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1,(6):32-32
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目前成功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家蚕,其能吐出含有蛛丝蛋自的蚕丝纤维,比天然蚕丝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柔韧性,可在医疗、军事、纺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猛 《科学中国人》2011,(10):68-73
四川盆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智慧积淀,造就了“天府之国”的美丽传说。如果说大量出产的水稻、蚕丝、生铁和盐奠定了蜀地农耕社会长期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基础;那么,高质量的茶叶和美味香浓的醇酒.便是巴蜀地区商业繁盛的两根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读《钱天鹤文集》,发现作为中国近代较早接受西方农学教育的钱天鹤对中国农业问题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思想。钱天鹤主张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振兴中国蚕丝业,强调将农业增产作为解决中国农民生活困苦的第一要务,重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观点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后来对台湾农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