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7228篇
科学研究   37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18篇
综合类   31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97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分析了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提出要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新世纪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又一核心问题。笔者拟透视“情绪”这一视角,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以求切准大学生带有社会性的整体情绪状态,来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身、心、群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目前篮球运动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更加注重运用心理素质来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获胜,因此探讨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专项成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我国少年甲组男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用统计方法RSR法进行科学评定,为,心理选材提供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评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通过对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的评析,客观评价中国冰壶在泛太平洋地区目前所处的地位及冰壶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潜力。客观地分析了我们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直拍长胶打法,从高校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出发,论述了直拍长胶倒板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接发球、挡球、磕球、拱球、攻球、搓球、挤球与撇、削球、杀高球、直拍横打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0.
如何纠正背越式跳高的“倒体过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初学者,甚至一些训练有素的跳高运动员,不能较好地把助跑起跳时的腾起初速度及起跳后获得的垂直速度合理运用,因而造成了起跳后身体过早向前冲出,即“倒体过早”的严重错误。“倒体过早”一方面减小了起跳时获得的垂直速度,缩短了身体重心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造成了肩或背过早碰杆,而且也不利于过杆时杆上动作的顺利完成,还易使下一个“坐杆”错误动作的产生。显然“倒体过早”对合理完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优势及提高运动成绩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倒体过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纠正,以提高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