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今,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这是可喜的现象,对于幼儿成长及国家人才的培养都极为有利。但认为幼儿教育越超前越好,甚至片面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读书认字做算术,就是提前把小学课本知识教给孩子,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儿童身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和机能的生长,都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表”,循序有致。这表明儿童内在自然生态发展需要和谐性,教育应重视儿童这一特性。超前的、片面的教育可能会造成儿童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如脑力活动大于体力活动等,使儿童原本和谐的天赋秉性遭到人为的破坏,儿童身心的畸形化发育将会阻碍其正常的全面发展。英国哲人约翰…  相似文献   
2.
那娇春 《云南教育》2005,(14):38-39
教材分析 《观察人体识汉字》是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歌。全文四行两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全文由“导语…‘课文…‘插图…‘会认字…‘会写字”几部分组成。课文的插图再现了“人、手、足、口、耳、目”这几个字的演变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亲子阅读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然而,许多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并不全面,把亲子阅读误认为是"读书认字"。对于幼儿来说,阅读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家长应正确理解、实施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4.
5.
她出生在美国东部密西西比的一个偏僻小镇,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并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不久便分手了。她的姑妈给她取名叫“orpan”——旧约圣经《路德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她被扔给了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法”教她认字。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是学生认字的起始阶段,从拼音到认字再到写字,难度逐渐加大。教师可对课文进行解析,从而设计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课文,教师可从富有情趣的图片、动画入手,让学生在朗读、游戏中慢慢认识和理解生字,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效解决认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05,(20):45-45
记得小时候,不认字的祖父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扫除日,总要叫我用一张大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位”的字幅,恭恭敬敬地贴在正堂屋墙壁的左侧。长大后我自己亦成了一名教师,听到了人们对教师的赞誉——“园丁”、“蜡烛”,方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认字比较早,于是在身为独生子女的寂寞童年里,就是各种各样的书籍伴着那些时光流逝过我的身边。人生能扩展到的面很有限,行万里路是绝少数人才能达成的伟绩,一般人的日子,总免不了在狭窄的轨迹中滑行,在逼仄的地方蜗居。而阅读的作用却为这样的一般人拓展出几千几万倍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而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这无论是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生由于年纪小,他们好玩、爱动,做事没有持久性,所以大量枯燥的识字教学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因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孩子乐学,从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轻松的识字,学会识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认字偶记     
做了一辈子冬烘,总和汉字打交道,手里离不开字典。 在我手头上的,是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它内容翔实。疏解正确,深入浅出,用起来老少皆宜。更重要的是,我在它上面写写画画,记下了我的个人意见。这虽然只是些道听途说半知半解,但愚人千虑,或有所得。故不揣谫陋,公之于众,以博方家一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