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晶 《新闻世界》2003,(12):45-45
说起漫画,许多人可能会很“糊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电视里的叫卡通,小报上登的是幽默,大报上刊的是讽刺画,街面上流行是口袋书或成人绘画读本,而漫画是什么呢?翻开《辞海》,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漫画,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其实,早在出现漫画这个名称之前,也有叫“讽刺画”、“滑稽画”、“寓意画”等  相似文献   
2.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里充满了滑稽的"喜剧性"元素。他善于运用喜剧性方式来表现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处于资产阶级压迫下的小人物形象;善于通过幽默的讽刺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卑鄙、陈腐、反人道、反理性,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实质与丑恶,来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类社会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原题呈现】漫画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下面这幅《假文盲》,你能不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呢?把这幅漫画的图意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那一幅。(人教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一)  相似文献   
5.
漫画是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般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反映生活或时事,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和趣味性。近几年来。漫画题一直为中考语文命题者所青睐,因为它既能考查同学们分析事物、洞察时事的能力,又能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较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洋葱新闻     
"洋葱"是美国一家提供讽刺新闻的组织,以报道讽刺性文章为特色,文章内容涉及国内外以及当地的消息。洋葱新闻是对时事的评论,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假新闻。虽然故事都是假的,却绝非胡编瞎造,而是另类的社会评论。  相似文献   
7.
新闻漫画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每天都看报纸,许多报纸经常登载漫画,它寓意深刻,情趣动人,深受读者喜欢。漫画既是艺术品也是宣传品,报纸上除一些重要报道常配发漫画外,有的栏目的文章(如《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法制日报》“醒世篇”等)也配上漫画,宣传效果别具一格。事实上,漫画已经成为报纸宣传不可多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伍霖 《语文天地》2014,(28):52-5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南宋学者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可谓一语中的。一、读生活,感受真实生活处处都是作文,生活处处都有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佳作精析我的漂泊生活一考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是一棵蒲公英种子,今天,我将告别妈妈的怀抱,随着我的朋友——风,开始我的漂泊生活。我满怀憧憬地睁开眼睛,却被眼前的一切吓到了。大片大片的沙漠,没有碧水蓝天,只有满眼茫茫的土黄色。我好渴,可水在哪里呢?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我快撑不住了。难道就这么放弃吗?不,不可以,我要生存下去!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地往  相似文献   
10.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以其开拓性的艺术思维方式、豪放的艺术风格、讽刺性摹拟的艺术手法带给读者的除了一浪盖过一浪的欢笑、嘲笑、讥笑、狂笑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哲学层面、美学层面和语言学层面给人以无穷的启迪:艺术是自由的,后现代的破坏不是毁灭而是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