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31210篇
科学研究   164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360篇
综合类   386篇
文化理论   104篇
信息传播   1674篇
  2024年   325篇
  2023年   1199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3006篇
  2013年   2837篇
  2012年   3021篇
  2011年   3188篇
  2010年   2354篇
  2009年   2151篇
  2008年   3097篇
  2007年   2095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729篇
  2004年   1264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力求渗透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层次性,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围绕教学内容,加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语文学习天地,采取多样性,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加强情感教育,渗透人文性,增强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吴良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良根为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分别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致力于初中化学实验的优化、创新及数字化实验的应用研究工作,倡导“手脑并重‘做’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不仅要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而且要动脑思考,在动手、动脑“做”化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构建知识。工作室先后完成了江苏省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理科‘前概念’中‘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研究”;参与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中学化学):江苏省化学地方教材的开发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相似文献   
3.
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四层"的考查重点,作业是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物学作业进行模型化、流程化和进阶化的设计,目的是建构思维模型、领悟探究过程和训练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基于实践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指向的是教育规律、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并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水平的程度,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富于创新和探索精神、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人。教师通过布置个性化、开放性的命题,引导并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会独立思考、观察,并能够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的天赋得到充分发展,智力水平不断进步,走出抄写和背诵为主的枯燥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巩固,也是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当今提倡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如果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作业、研究作业,揭示其丰富内涵,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  相似文献   
8.
9.
10.
三白饭     
校级优质课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今天是王老师的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据。活动课题是:100万有多大?王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聪明的你能估计100万粒大米(或绿豆)的质量吗?先让学生说方法,然后分九个小组用天平称质量,前五组称大米,后四组称绿豆。看得出学生们在课前进行了精心准备,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