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捷克队的科贝尔,很多人就会想起中国队败走麦城的1991年千叶世乒赛在男团1/4决赛中.科贝尔在第2盘单打和第3盘双打比赛中连取中国队两分。中国队被捷克队挡在四强之外.最后仅获得团体第7。  相似文献   
2.
3.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①所谓视觉文化,“它的基本内涵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②现实正是如此,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必须对泛滥的信息进行迅速及时而有效的筛选,而图像以直观和感性的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视线;同时,网络的迅猛崛起和电视的快速发展,使报纸由于自身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局限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而刊登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新闻图片不失为吸引读者的一种好办法,这种种…  相似文献   
4.
震撼     
杨志强 《上海教育》2007,(3B):35-35
2007年2月27日,贝尔中学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了,不禁让我又想起了刚到贝尔中学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南贝尔凹陷南屯组断层特征,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变换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区内发育4个二级变换带和2个三级变换带,涵盖了相向型、背向型和同向型3大类型,通过横向凸起、斜向背斜、走向斜坡和地垒变换或传递着应变和位移,对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产生控制和影响.变换带多是油气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要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学生只有对新知识真正理解了,才能记得住、用得活。笔者认为例题的有效处理可以通过引导挖掘题目潜在的教学资源,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品德的形成”一章既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课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学好这一章能使师范生掌握品德、道德等基本概念,理解品德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为今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力的心理依据。在这一章中,有许多内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道德与品德的关系、品德形成的理论等,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呢?奥苏贝尔的“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根据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正是用师爱塑造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收获着信任、尊重和感动.  相似文献   
9.
胡群 《教育艺术》2007,(10):76-77
2005年7月底至9月底,受徐州幼儿师范学校委派,我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组织的赴英国Trainer Training Program(培训者培训),在英国剑桥大学附近的贝尔国际语言学院进行了为期8周的学习.两个月的赴英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英国英语教育的认识.对比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深有感触,下面是我在英国学习时对英国英语教学的一些观感,供我国英语教学界的同行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超 《林区教学》2009,(5):31-3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提出了挑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过于偏激或狭隘,从而表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过激现象。针对教学过激现象,由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视角进行解析,对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