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人云:“赋诗言志。”孔子曰:“立象以尽意。”都是说诗人创作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表达感情,而表达感情又要借助于刻画形象来实现。因此,分析和解读诗歌形象,领会和感悟作情怀,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烽烟迷宇宙, 此去复何之? 客里难为别, 相期会有时. 以上是郁达夫送别奥地利犹太画家和雕刻家杜迪希(Karl Duldig,1902-1986)时写的诗句.郁达夫从未到过奥地利,杜迪希也从未到过中国,两人怎会相识、分别的呢?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书路的缘起:彭先生,您曾经即兴赋诗“东坡无缘见海市.西人有幸执教鞭”。我认为作为“西人”的您与苏东坡确实有相似之处。您的著作与文章读起来飘逸不群、纵横奔放,具有诗、文、词的突出特点,您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字造诣与文学功底.却为什么步入史学这一领域.这与您的家庭背景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4.
高峰 《生态文化》2014,(3):61-61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环城茶坑村人,生于有点功名的半耕半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他5岁开始读四书五经,能背诵《幼学诗》,6岁能应对,9岁能写千字文,10岁能赋诗,乡人称他为神童。至今,仍流传他童年应对赋诗的不少故事。  相似文献   
5.
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从春秋到晚清,我国诗歌史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咏雪诗句,它们组成了一幅绵长的雪的瑰丽画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采薇》中的名句,它融情于景,用纷纷扬扬的大雪映衬归来士兵的黯  相似文献   
6.
赋诗"活动是春秋时代的特殊用诗现象。从赋诗的特点看,一般采用"断章取义"的方法,也有取全篇之义的;赋诗是一种"微言相感"的交流活动。赋诗活动产生的原因:对礼制的僭越是前提条件;各诸侯国举行的盟会、聘问、宴享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政治人物的直接参与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化;诗歌具有庄严性、高贵性符合贵族身份的自我确认;诗具有含蓄委婉的特性,使赋诗成为外交场合中请求、拒绝、赞美或者嘲讽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将地名嵌入诗或寓意于诗中,让人去品味和猜测,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字游戏。很多古代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这种文字游戏。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早年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与同时代另一位诗人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两人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谈诗论文,有时也写地名诗取乐。一日皮日休写了《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相似文献   
8.
赋诗言志     
正"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今天所说"抒情"不一样,那个时候的"志"大都关联着政治、关联着教化,不是私人性的,而是用在社交场合。外交使节讲究"受命不受辞",即只接受使命,至于在谈判桌上如何交涉应对,要靠随机应变。为了不致在表达外交意见时出现言辞上的失礼忤怒对方,又能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赋《诗》言志"成为春秋时期相当盛行的一种外交惯例和风范,即运用《诗三百》中某些适当的诗句来表达心志。赋诗者借用《诗三百》中的现成诗章来婉转说明白己的志意,因而他既要对原诗内涵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9.
魏晋是送别诗趋向成熟的时期,是六朝送别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对六朝乃至唐宋送别诗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示范性,表现为形式上采用多章结构与组诗结构;题材示范性,表现为内容上大量以公宴、赠答、玄言等题材抒别;动机典型性,从应制与集体赋作导致大量的同题赋别现象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乏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