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孟頫是赵宋近支宗室,在蒙古铁骑灭宋之后不得已而降元,颇受世祖忽必烈以下诸帝青睐;但是他夹在故国与新朝之间,又不断遭受来自亡宋遗民和元朝官宦两方面的非难、攻讦,伦理极为尴尬,内心异常痛苦。这些感受时时纡徐曲折地流露于赵孟頫的诗文之中,即形成他创作题材的一个特色。赵孟頫还是宋元之际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大画家。他的书艺、画艺为此时的艺坛别开一生面。有人更将他的书艺、画艺与其人品联系起来,从正、反角度加以评说。所有这一切似乎使赵孟頫及其研究进入了一个怪圈。今天,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已逐渐能脱出过去那种简单地以“(气)节”定人、以人论艺的模式,从而以更接近合理的视角来观察这一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竹石三科绘画为中心,探讨赵孟頫的出处与绘画的关系。赵孟頫喜欢画马,善于画马,源于他对中国唐宋以来文化高度繁荣的追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赵孟頫是通过画马而谄媚于元廷;追慕陶潜,却选择了朝隐生活,是赵孟頫出处矛盾的表现;以竹自喻,以竹比德,融文人气节于画卷,是其寻求精神解脱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孟頫的复古是对以尊重人性为主体的老庄精神,魏晋精神的复归,是他主体价值确立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元代商品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产物.是对元代压抑人性的社会现实的超脱,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叛,是带有近代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元代文艺思潮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田瑛 《初中生辅导》2011,(25):2+51-F0002,F0003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银青光禄人夫率更令。他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自小聪明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占今,精通《汉书》、《史记》和《东观汉记》三部史书,尤其喜好书法。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有“高谢爱其书,遗使请焉”的记载。可见他的书法当时在国外也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元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进行了粗浅分析,即对他所提出的古意方面绘画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鞍马人物画的传承和发展的梳理。下面我们主要从赵孟頫的《浴马图》来探讨他的鞍马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对元代艺术大家赵孟頫妻管道升"善于绘竹"史迹进行钩沉分析。首先,简介管道升;其次,分别从她对赵孟頫画竹产生过影响与其存世作品介绍这两个角度,再现她"善于绘竹"的史迹,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永贵 《收藏界》2014,(4):86-9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孔子说:君子不器。赵孟烦,他做到了。赵孟爝是一位文化尊神,他是五百年一开花儿,五百年一结果儿,世上难得一遇的大才子。元朝统治者招安赵孟烦,本想让他成为一株瑚链,象征性地装点庙堂之高。可是,他却成为一棵“无用即是有用”的大树。赵孟爝用他隐逸的人生,荫蔽了中华千年的文脉。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对赵孟烦书法成就有很高的评价:“上下五百年,纵横—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但这并不足以概括赵孟烦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竹禅画竹     
陈明哲 《收藏》2006,(4):51-52
历代画竹,名家辈出,水墨一派始于宋人文同,成于苏轼,之后有赵孟頫、高克恭、王绂、石涛,至清郑燮为极盛。晚清又有“种竹道人”蒲华和“蜀中画怪”竹禅辉映画坛。  相似文献   
9.
朱浩云 《收藏》2012,(2):25-33
若论我国元代最杰出的书画大家,无疑当推赵孟頫(1254~1322年),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对诗词、书法、绘画、音乐均有极深造诣,特别是在书画上非常有天赋。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是一位才女,精通书画诗词,两人夫唱妇随,相携白首。600多年后的中国画坛,又出现了一对书画艺术成就很高的夫妻...  相似文献   
10.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2,(6):184-186
5年前,笔者应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邀请前往讲课,一个星期日,由颜、张两位教授陪同,我们一道游观了坐落于市区东南隅的莲花庄景区。这里原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管道升夫妇的居所。"洲渚绿萦回,芙蓉面面开"的景色,依然浮现在眼前,但是,除了一块高达3.8米的太湖石为当年旧物,上有赵氏手书的“莲花峰”三个篆字,其他一切亭台馆榭都是后来的建筑。就中颇富纪念意义的,有题山楼、松雪斋、鸥波亭——赵、管夫妇的许多杰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我们在题山楼前停下了脚步。匾额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字体雄浑。甚饶姿媚。由于它是纪念管道升夫人的,大家就从她的身上扯开了话题的线团。颜教授是一位美学家,他说,由于艺术门类之间是互通的,大凡具有艺术天赋和功力的人,往往兼备数长。最明显的就是文学艺术领域,自古就出现过诗书画”三绝”的现象。管道升就属于这种全才型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