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上饶二泉"指南宋时的两位诗人赵蕃和韩淲。"二泉"在当时颇有诗名。本文从赵蕃和韩淲的生平资料入手,结合二人的诗歌创作,主要探讨了"二泉"诗歌与江西诗派的渊源关系以及"二泉"诗歌中的所呈现的晚唐格调。  相似文献   
2.
花志红 《文教资料》2006,(33):57-58
“上饶二泉”诗学江西诗派,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多有对“二泉”的推赏之语。本文主要从《瀛奎律髓》对“上饶二泉”诗歌的评点,从诗派渊源、风格、艺术等方面探讨了“上饶二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晶晶 《考试周刊》2013,(28):21-22
赵蕃的一生经历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五朝,无论是在积极进取的隆兴、乾道时期,还是在消沉保守的淳熙时期,日益严重的朝廷内外混战都影响到赵蕃的诗歌创作。上下求索,忆古忧今的精神寄托;大厉名节,铁骨诤诤的做人信条;理学道心,重义重情的高洁品格;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人性关怀,使赵蕃的诗歌透露出浓厚的忧时伤国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二泉"是赵蕃与韩淲的合称.他们作为南宋中后期江西诗派的代表,具有自觉的续派意识,继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之后,对该派在南宋中后期的发展脉络作出了较为清晰的描述.在创作观念上,主要是承继吕本中、曾几的"活法"理论. "二泉"的诗歌选本转益多师,体现出与同时独尊姚贾的"晚唐体"迥异的诗学旨趣.  相似文献   
5.
南宋诗人赵蕃和韩淲合称为"上饶二泉"。"二泉"笔下有不少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农家生活的诗篇。本文通过对"二泉"田园诗的解读,概括了"二泉"田园诗在展现农村风土人情、表现田家生活以及观物取象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蕃是江西诗派在南宋中后期的代表诗人,方回称为两宋诗坛"高年仕宦不达"的三大诗人(另两位为梅圣俞和陈师道)之一。他出身元祐世宦之家,少时师从清江学派刘清之,年垂知命,往朱熹处受学。他三十六岁任太和主簿,四十岁任辰州司理参军。其后即奉儒守家三十二年,朝廷屡征不起,节操清髙。赵蕃酷爱作诗,今存诗三千七百余首,在两宋诗人中不独数量众多,艺术成就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赵蕃感怀诗含蕴深广的特点,首先是对“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艰难人生之路的深沉慨叹;其次是饱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具体有愤慨于职业官僚专横凶残的嘴脸,痛恨官场言路不畅、谗巧害人,以及对官场凶险变幻的深深忧虑;再次是对个人穷愁潦倒境遇的悲慨。其成因既因为他作为理学之士对儒家道德伦理规范的坚持,也与当时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和日趋衰落的社会风气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花志红 《科教文汇》2008,(28):244-244
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月”的吟咏比比皆是。本文从望月怀远之情、明月下理性内省之悟、月之“清”、“孤”三个方面简单论及南宋时被成为“上饶二泉”的两位诗人赵蕃和韩漉咏月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