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1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宫趣事     
子恒 《世界文化》2006,(6):48-48
东大厅曾经是晾衣服的地方落成伊始的白宫,生活条件显然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以至于现在还流传着一个笑话:由于当年办公建筑“连最起码的栅栏、院落或者其他可以使用的东西都没有”,亚当斯夫人只好在东大厅里拉起晾衣绳,将洗好的衣服晾在那里阴干。对于搬进这座“光秃秃的、巨大  相似文献   
2.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话。各行各业都有与他人不同的术语,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常在写作时有意“借用”充满行业色彩的用语,故意在行业术语上“错位”,来个移花接木巧“嫁接”。这一方法用得恰到好处能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幽默风趣,给人以语言诙谐,意趣横生,新人耳目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3.
骆赤明 《新闻知识》2002,(12):39-39
奇闻,可说是新闻中最能吸引读者的文体之一,但很多奇闻离奇古怪,并没有什么新闻价值。要对奇闻做报道,以丰富版面内容,吸引读者,很重要的一着是要透视奇闻本质,提升报道价值,以达到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的目的。 有的新闻现象与新闻本质是一致的,但有的新闻现象却把新闻本质掩盖起来,尤其是奇闻、趣闻更是这样,其本质或意义都被其离奇、趣闻所掩埋了,要深挖才能露峥嵘。下面,就以几则奇闻做例子,谈谈如何透视其本质,做好奇闻的采、编处理。 “天价荔枝”是商业炒作,揭露本质,毁弃寄闻 7月1日,深圳、广州各大报都报道了《1颗荔枝竞拍到55.5万元》的奇闻。该文说,增城挂绿荔枝今年拍价竞卖,1号的1颗荔枝,拍卖到55.5万元。1颗荔枝怎能卖这么多钱,真是从没有的新闻,令人目瞪  相似文献   
4.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8-18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休闲时经常去一泓清的湖畔钓鱼,以此缓解身体疲惫。一天,狄更斯正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水库钓鱼,忽然一位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怎么,你在这钓鱼呀!”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是的,今天很不走运,钓了半天没钓到一条鱼,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上了15条大鱼。”“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里管鱼的,此处禁止钓鱼!”说完,陌生人掏出笔写了一张罚单。狄更斯见状不慌不忙地反问:“先生,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钓了15条鱼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业。”陌生人听后耸了耸肩,…  相似文献   
5.
纳溪是护国战争的主战场,朱德在纳溪境内战斗和休整期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纳溪棉花坡、叙蓬溪(今护国镇)、牛背石(今丰乐镇)、白节滩(今白节镇)、大南山等地方,朱德和群众“打玩友”(川剧坐唱)、下象棋,与当地的文人雅士诗酒唱和等轶闻趣事,至今仍有口皆碑。为了展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精神风貌。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多次深入到朱老总早年战斗、休整过的地方,走访了年事已高的老人,了解实情,现将采撷的一些小故事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胡昌方 《军事记者》2006,(11):67-67
“站着写作”著名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海明威,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曾修改了30多遍,直到他认为简洁明了为止。《老人与海》的手稿,也修改了近200遍才放心地拿去付印。有位记者问海明威:“你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简洁?”他回答说:“我的秘诀很简单。我是站着写作,而且只用一只脚站着。”他解释说: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自己把文章写得言简意赅,免得读者费时读我的文章。“愿做中间派”当年,陈毅同志在与一些报刊接触中,平易近人,十分谦逊。他每次寄稿总是要求编辑严格地“按质论处”,不以“官职…  相似文献   
7.
家庭趣事     
胡松涛 《新作文》2011,(11):36-36
星期六的上午,我家发生了一件趣事。 早晨起床后,我就发现阳台上多了一盆花,它的枝干不是特别粗壮,叶片的大小和米兰差不多。我问爸爸:“那是什么花?”爸爸说:“这是含羞草,你千万不要碰它。”说完就出门办事了。  相似文献   
8.
万波 《收藏》2016,(1):92-95
四川眉山三苏祠珍藏明代天启《苏米志林》刻本一套,内容记录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琐言碎事以及米芾的轶闻趣事。该套刻本出自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毛晋之手,刻印精良;曾经由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沈德寿收藏,是一套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古籍善本。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不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本文作者沈复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观察事物,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他儿时的一些趣事,以丰富的想象力,成就了这篇情趣盎然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这已为人们所共知。但如果说叶圣陶还是一位出名的"酒会"会长,那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文友酒会。三十年代,叶圣陶在上海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其同仁中不乏好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