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略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图书生产的小规模、产品的众多与繁杂,以及出版者必备的融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创造性,出版教育一直采用师徒相传、边干边学的职业教育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脑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出版业日益成为庞大的现代信息产业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赔光血本     
正2010年元旦后,王知为的辞职报告出现在我的邮箱里,说要去创业。两年前,他的那封求职邮件让他成为了我的同事,邮件的内容还历历在目:"……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我知道企业对我们有怀疑,有担心,希望招聘有经验的人入职。但我真诚的希望,能够获得一次面谈的机会,让企业看看,并不是所有的应届生都不靠谱……"  相似文献   
3.
3月12日,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一小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展了义务植树实践活动。师生们在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展开手脚,拿起铁锹、水桶,将一棵棵小树苗放入坑内,然后铲上土,浇上水,干得热火朝天。活动结束后,店口一小的陈含笑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植树,植树真有趣,我以后还要参加这样的活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制度安排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产业竞争力的生成能力较弱.首先界定了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的内涵,进而分析了目前技术进步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制度安排.中国只有努力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形成竞争力生成能力"的自主技术,寻找到有利于消化、积累和创新技术的制度体系安排,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的提升,保证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互补性与绿色技术扩散的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艳莹  游闽 《科学学研究》2009,27(4):541-545
 绿色技术扩散的低效率现象与技术的互补性有关。当新旧技术之间因为横向差异而形成较高的互补性时,即使新技术的生产率更高,厂商也不会马上转而采纳新技术,这不仅降低了新技术的扩散效率,对新技术需求的不足还会抑制技术提供方继续提供新技术的激励,导致新技术被旧技术挤出市场。提高绿色技术扩散的效率,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绿色技术的根本性创新,并提高自然资本的价格。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不但要给学生“黄金”,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等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版权工作,我是从白纸开始,边干边学,逐步建立起如今相对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体系的。我是从译林的前两任社长手上接过了原本由他们亲力亲为的工作。他们转交给我的亲笔手写的信函和圈圈点点的资料,记录着译林版权事业发展的开端。这个平台给予我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我热爱并投身这个职业,但在遇到困难还能坚持下去的,则是在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职业精神。很多年以来,有关版权相关的一切事务,大到版权谈判,合同登记,外汇支付;  相似文献   
8.
对新入职大学生现状及特征分析,结合公司和专业中心特点,就如何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促进其顺利适应公司环境和工作岗位,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见刘国林馆长,没说几句话,他就抱出几摞子鲜红的荣誉证书,言称这是他多年的工作见证.记者数了数,总共61个,而刘馆长说这还不是全部.边干边学,从"小学生"到"内行人"敬业的人大致相似,都很执著,干劲冲天.2003年4月,刘国林主动要求从区委宣传部到区档案馆工作.档案工作对刘国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万事开头难",怎么办?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他甘当小学生,一边系统地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一边深入一线工作,熟悉各种操作规程,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形势进行了宏观把握.有两件事最能体现他的敬业.其一,是关于金水区档案信息网建设.网站建设是刘国林的"独角戏",而当时,他自己对网络网站则是个"门外汉".那段时间里,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节日假日,"干中学,学中干",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佳文 《大学生》2015,(8):66-67
蔺鸿,北京交通大学“思源班”(该校重点培养的理科试验班,旨在培养精英人才)通信工程专业大四毕业生,大学前三年过得相当顺利:成绩好、老师重视、毕业时还幸运地保了研……按照大部分人的思维,他应该在毕业前的这段时间里,好好规划一段毕业旅行或是实现某个期盼已久的小目标,然而蔺鸿的大四却过得一片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