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邓青 《云南档案》2020,(2):27-30
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几千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早在新石器时代,从北方的红山文化到南方的良渚文化,各地的地方玉被研磨雕琢作为神器,玉器有着与神沟通的功能。直到商代,玉器的样式开始多样化,玉文化逐渐向着王权靠拢。而到周朝开始大力推崇礼制,也是中国玉器发展上的一个成长期。周王朝建立后,以礼治国,《周礼》中规定不同等级玉器的质地、型制、规格,对祭祀、礼仪等用玉也有成文规定。此段时期也成就了大量玉雕礼器精品,有环、璜、琥、珩、珑、觽等形制。这一时期的大量玉器选用材质有河南的南阳玉、新疆的和田玉、还有岫岩玉、绿松石、孔雀石等。玉料的颜色有青玉、白玉、黄玉、碧玉、墨玉,均属透闪石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一批与透闪石玉料开采和利用相关聚落址的确认,为探讨该地区早期透闪石玉开采年代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层位学、类型学分析,结合碳十四测年,初步认为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的近2000年间,河西走廊地区一直进行着透闪石玉矿的开采,且经历了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齐家文化——骟马文化早段——骟马文化晚段/中原汉文化等几个主要阶段,基本勾勒出了河西走廊地区早期透闪石玉料的开采历程.  相似文献   
3.
以精美著称于世的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的材料形形色色,不仅有玉石,也有各类宝石及半宝石。根据塑造的主体,正确选择透闪石质玉、蛇纹石质玉、斜长石类玉石、石英质玉石,或宝石中的金刚石、刚玉,以及天河石、水晶、萤石、绿松石等半宝石材料,参照颜色、硬度、尺寸等实际品质因材施艺,从而充分反映出材料质地的自然美感,使玉器别具风采、引人注目。各种材料大量合情合理地利用,促进了玉器琢磨工艺技术迅速提升,体现在钻控工艺上,有螺旋孔道、绞丝孔道、象鼻穿孔等等;体现在造型方面,有简约、写意与写实等形式。如今我们通过分析玉器孔道的这些原始痕迹及因不同材料采取的不同造型,能够解读出各类红山文化玉器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