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郭璞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辑录和对其诗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主要体现在郭璞辞赋研究、易学研究、<尔雅>注研究、<游仙诗>写作年代研究、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关永利 《科教文汇》2007,(3X):186-187
中古诗人郭璞的游仙诗是其作品中对后世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历代的研究者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综合了由古至今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将其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分游仙诗的创作主旨、创作时间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理据性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理据研究可以对词语的来源和结构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虽然现代语言学中的"理据"是受西方影响建立起来的,但如何从我国古代训诂学、语源学的实践中借鉴经验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尔雅》郭璞注中的理据性思考为着眼点,通过排比分析、总结归纳,对郭璞注理据的类别、方法及价值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郭璞注书繁多,内容广泛。本文从文学角度,对郭璞注《子虚赋》、《上林赋》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郭璞注《子虚赋》、《上林赋》的内容、方法及体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璞诗歌与玄言诗既相契合又相背离,在二者的关系上,历史上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东晋士族以"玄"为审美标准,将郭璞视为玄言诗的早期代表,刘宋时期的檀道鸾作《续晋阳秋》时沿袭了这一观点;齐梁以降,钟嵘受新的审美思潮影响,并结合自身的人生际遇,在《诗品》中将郭璞诗风看作对玄言诗风的反拨。因此,要正确理解郭璞与玄言诗之间的关系,不但应该结合郭璞诗歌的创作实际进行考查,同时也应将其置于文学接受的视野之下,历史地予以看待。  相似文献   
7.
郭璞在其注中涉及到语音的“轻重”现象,人们对“轻重”的含义看法不一,且多把郭璞训诂中的“轻重”和音韵学中的“轻重”混同。从现代语音学的观.董来看,郭璞注中的“轻重”实际上是一个听觉概念。  相似文献   
8.
中古诗人郭璞在诗歌辞赋、神话搜集整理、语言学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历代的文学批评家对于郭璞的成绩,也从不同的层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郭璞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拟就郭璞研究的几个重点,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以期对将历代与当前的郭璞研究,作一轮廓性的论述,并希望有助于今后对郭璞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环境,使文人在逃避现实心态的影响之下开始寻找一个寄托心灵的新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促成了游仙诗的兴起和成型.嵇康的思想及游仙诗的创作实践,将游仙诗引导到一个新的境界.紧承其后,郭璞在其影响下创作的游仙诗,标志着游仙诗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游仙诗是我国古代传统诗歌题材之一。而被誉为"中兴第一"的西晋郭璞的游仙诗以"仙姿而游于方内"的审美心态深刻揭示了两晋动荡的政治生活,表现出动荡时代中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切,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深厚的现实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