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考察硝酸硫胺重结晶过程中的各关键组分的浓度变化 ,建立了硝酸硫胺的溶解度模型 ,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晶体成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类似的沉淀结晶过程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卤素动力学光度法研究:利用抑制效应测定痕量溴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稀硫酸介质,痕量溴对溴酸钾氧化孔雀绿反应的强抑制作用,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溴离子的新方法。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5L·mol-1·cm-1,灵敏度为1.98×10-10g/ml,用于玻璃、镁条和硫酸铵中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抗冻蛋白的抗冻活性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冻蛋白是一类能够保护生物体免受结冰引起伤害的蛋白质,其抗冻活性表现为热滞性和重结晶抑制效应。本文讨论了影响抗冻蛋白活性的因素,介绍了抗冻蛋白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氢氧化锂溶液中除F-、SO42-方法的摸索性实验及其实验结果,确定重结晶法去除F-、SO42-的工艺方法并经过生产性重结晶验证试验。试验表明,氢氧化锂溶液采用间断定量蒸发操作及确立的工艺控制参数:原溶蒸发浓缩约比为1:0.3;蒸汽压力0.10MPa~0.15MPa;蒸发锅内真空度为-0.065MPa;蒸发时间在2.0h~2.5h;冷却水快速冷却至浓缩液温度45℃~55℃;使用三足式离心机制备的单水氢氧化锂中F-、SO42-含量符合指标要求,其杂质元素F-约100μg·g-1、SO42-约30μg·g-1,一次直收率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5.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引导学生对兴奋传递的正常与异常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学生就难以突破"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难点,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难点例解1.1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表现抑制效应,后膜能否产生电位变化例1(2013年高考海南卷)关于神经递质的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精氨酸重结晶条件的调整达到要求的松密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李美华 《考试周刊》2011,(24):214-215
社会助长效应和社会抑制效应在教学中都会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利用社会助长效应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将对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理方法(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浓缩:它是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的一种方法.如分离食盐溶液中的NaCl.(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相似文献   
9.
南晓莉  韩秋 《科学学研究》2019,37(2):254-266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备受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但相关政策在颁布以及执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引发的不确定性预期都将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现实背景,通过抑制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新兴企业研发投资,并且,该不确定性加剧了新兴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固定资产投资倾向,对研发投资产生抑制效应和挤出效应。进一步截面差异性检验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老龄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9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偏好判断法来探讨被试的内隐攻击性。结果发现,在攻击性词语和友好性词语之间,个体偏好于友好性词语,且这种偏好不存在性别及攻击特质差异。个体身上存在明显的友好倾向而并未表现出内隐攻击性,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具有抑制效应。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防止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另一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