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年的金克木把笔触深入到文化的层面,通过对历史与现今文化的回顾、比较及分析,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进行挖掘与展望。金克木喜欢对历史人物重新进行议论,而他的评价与我们所熟悉的历史定位往往不同,而且有的人物还是我们所不熟悉的,金克木对他们的评价总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是文化意义。因为金克木的写作目的很明确,为时下的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把脉。  相似文献   
2.
书能读完吗?     
Chen Wenzhong  相似文献   
3.
"一发不可收拾"语本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幸亏一个伶俐差官见此事没有收场,于是心生一计,跑了进来,帮着统领把船家踢了几脚,嘴里说道:‘有话到县里讲去,大人没有工夫同你们噜苏。’"这里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意思是胡统领"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多省作"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作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无法收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金克木有一本书叫做《书读完了》,里面提到一段轶事:史学家陈寅恪年轻时曾前往拜访老一辈学者夏曾佑,闲聊当中,夏老先生慨叹自己由于没有学过外文,阅读视野受限,所以把中文书都看完了。陈寅恪当时虽然没有表示异议,心里却是颇不以为然的,认为书怎么可能读得完呢?等到陈寅恪晚年的时候,他发现,书原来真是可以读得完的,因为最为精粹、能予人以启发的书,数量就是那么多。一旦读完了,  相似文献   
5.
回归经典     
金克木先生写过一篇谈读书的文章,说的是陈寅恪先生的一则轶事。陈先生年轻时留洋归来,家乡的一位老先生对他说:"你会那么多语言,不像我们只懂汉语,书已经读完了。"陈先生大惑不解。,但到了晚年,陈先生体会到那位乡儒言之有理。陈先生对同事说,我确实也感觉到书读完了,不就是那三四十本书嘛!金克木先生写这篇文章其意甚明,就是要我们建立三四十本书的阅读意识。这三四十本书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在,用今天的话来说,它们一定是经典之作。何为经典?众说纷纭。按照比较通行的解释,经典是经得住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原因在其具有熟悉的陌生感,一方面它会给人带来审美的惊异感,另一方面它表现的  相似文献   
6.
车祎 《中国教师》2014,(21):94-95
<正>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文,只会看中国书,结果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陈寅恪当时对夏曾佑先生"书读完了"的感慨十分吃惊,直到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无书可读的境界时,终于理解了先生当年的话。但我却简直是一头雾水,书怎么可能读完呢?最初了解金克木和他的这本书,是缘于我们文学院的王向远老师。王老师会给大二本科生开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圣贤“修身克己” “修身克己”是圣贤教导我们:人作为万物灵长,人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提高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修身为什么要克己?这是从阴阳五行阵图中得来的,中国古人从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道理中得出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比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就是做人在“修身克己”中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读书读了十几年,从没有从早到晚都大声朗读过,基本是默读状态。所以在《朱子读书法》中就说到:“古人诵书。  相似文献   
8.
哈雷彗星又回到太阳身边了。76年回一次娘家,准确无误。可惜这次在我国观测不便,不免有点遗憾。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天文学家哈雷活了80多岁也未再见彗星,证实了他的预言。我看不到一人一生大多只能见一旋的这位天外来客也就罢了,只好等着看电视屏幕上的报道吧。  相似文献   
9.
书读完了?     
莫斯 《成才之路》2011,(7):25-25
偶然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书名很狂的书:《书读完了》,作者是高级读书人金克木老先生。我很是纳闷,一生以读书为乐为业的大书生金老爷子为何出此狂言甲翻开这本多谈读书的文集,开篇,金老先生就讲了他同感很深的传闻:历史学家陈寅恪年青时曾去拜访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新诗的王国里,情诗是较为受人注目并富有感染力的一支。金克木的情诗有一份现代的美丽,构思奇绝,将感情化为意象,使用原型模式,是真与美的统一。以其清澈流丽的品格和内在蕴藉的风度定格了少年情怀的单纯、明净,成为一种咏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