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2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木木警官打电话请新一去警局一趟,新一出门没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哀、步美、光彦和元太。一行人来到警局,木木警官正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看到新一他们来了,他立刻走过来,焦急地说:昨天晚上,也田先生家遭到了一个歹徒的抢劫,他本人也不幸遇害!是不是那位著名的科学家也田?小哀惊讶地问道。木木点点头说:不错!根据排查,我们圈定了3个嫌疑人,他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认为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成为特级,是因为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见地,如邱学华老师提出尝试教学、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教学、张齐华老师提出数学文化……2010年,我校校长陈士文(特级教师)在扬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上提出了智慧数学,他认为:数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包容有数和形的美妙、具体和抽象的思辨、建设和超越的精神,应伴随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及操作活动,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教师问候学生。 2. 师生同唱儿歌"The clock"。 Step 2.Presentation 1.Lead-in (1)多媒体出示 12 张钟面图片,让学生数钟的个数。 T:Clocks can tell us time. 2. 教授" What time is it ? It’s … o’clock "。 (1)通过多媒体出示钟面并呈现句子" What time is it ?"。 T:Look , what’s this ? S:It’s a clock. T:What time is it ? S:It’s one o’clock. (教学生认读 o’clock ) (2)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呈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的角     
今天,我又认识了三个数学好朋友:直角、锐角和钝角。虽然它们的模样不同,但是仔细观察还是有些相同点的: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放学回家,我在家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角:门上有直角;电视机上也有直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会形成角;  相似文献   
6.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7.
唐丽艳 《辽宁教育》2002,(7):120-121
一、活动目的要求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各部分作用和特点,为高年级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活,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动手操作,达到预定目标. 3.体现群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口、手、脑协作能力.实地测量  相似文献   
8.
6月15日 星期日 在我的床边,有一个小闹钟,它的名字叫皮卡丘。它天天叫我起床,伴我学习,我最喜欢它了。皮卡丘头上的耳朵尖尖的,像铅笔头似的。两只耳朵中间有一个按钮,那是控制闹钟响铃的。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仿佛珍珠一样。他四条腿向前伸着,抱着一个圆形的钟面钟面上有黄色的铃针、黑色的时针和分针,还有红色的秒针。皮卡丘的屁股下有一个盖,里面是装电池用的。皮卡丘背后有一条尾巴,像闪电的“电”一般向后翘。尾巴两边有两个键,一个调节铃,一个调节时间。  相似文献   
9.
画钟面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需要不断反思才会有灵感.对这句话我一直不以为然,可是,一个教学设计的成功改变却让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在执教“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时针、分针以及学会了如何辨认整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出示三个  相似文献   
10.
1.动、定点间的弦长 例 1某时钟的秒针端点A到中心点O的距离为5cm,秒针均匀地绕点O旋转,当时间t=0时,点A与钟面上标12的点B重合,将A、B两点间的距离d(cm)表示成t(s)的函数,则 d=____,其中t∈[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