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雁翼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短句式诗歌",是他深入中国古典诗词宝库,向诗歌这座矿山深处做的一种开拓。总结雁翼的这类诗歌,其古典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格律美、鲜明的节奏美、典雅清新的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初三毕业时,我从广州市盘福路的二十七中考上了市重点二中,同学们说:鸡窝飞出了金凤凰。每天早晨,我从西华路往北往东,疾走半小时才抵达二中。为了把上学路变成学习路,我背起英语单词和《元素周期表》,背到卡壳处,掏出课本看上两眼。过了一段日子,我发现,要穿越横街窄巷,闪避大车小车,还是背古诗词比较靠谱。仅凭堂上印象,出门前再扫一眼,我就能把两三首诗词拿下来。再后来,我背诵与课文无关的流行歌词,我喜欢像宋词那样的长短句。记得有首关菊英演唱的《狂潮》,令我如痴如醉:是他也是你和我,曾相亲相爱也相争。大家偶遇在人海,你我各留痕。  相似文献   
3.
2001年高考语文第25题考查的是长短句互换的技能。在评卷期间,曾有一次抽样检查,在750份答卷中,此题平均分为2.5,得满分者不到一半。可见此题考生答卷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长短句变换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无论从应试还是从应用上讲,一个中学生都应掌握这一技能。笔者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变长句为短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升初语文写作是一个难点,其中巧妙运用语言很关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升初语文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句型:过渡句、长短句、点题句、排比句。1.过渡句在行文中,一是写过去曾经发生的人和事,二是两件事之间的过渡。例如:提起他,就像一口苦茶渗入我记忆的深处,那悠久的苦涩滋味背后.隐藏着甘甜……  相似文献   
5.
黄济 《中国教师》2008,(3):28-29
<正>二、词的形成和格律下面再对由诗到词的发展与形成,做些简介。词,将诗的五言和七言格律,转化为长短句,所以也称词为"长短句"或"诗余"。诗转为词,更有利于谱曲演唱。经文人加工后又形成了固定的"词牌"和严格的格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长句短句互换是高考中的一个常考题型,而且又是教师教学和考生应考的难点。所以我将我的一点教学心得写下来,以便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望江南》是名极一时的西蜀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一首小令。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也是当时作词最多,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单江南》则是温词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呼唤     
方聪怡 《新读写》2014,(5):27-28
记叙时长短句交错创造的节奏感是我最欣赏本文的一点、另外,用声音、颜色和触感渲染气氛,也颇为成功如果在内容安排上轻重更分明一点,则更好,比如,我在车站时的无助、妈妈接到电话后的反应、话筒中她的声音带给我的感受等,可以再多花点笔墨。  相似文献   
9.
郭小川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创造了两种新诗体:"长短句体"和"郭小川体";郭小川在创作中巧妙运用押韵,对偶等修辞手法,表现自身对诗歌形式的创新诉求.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高考试题看,对变换句式的考查.主要是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的变换,而重点是长句和短句的变换。因为它相对其他句式来说有一定难度,不但考查考生掌握变换技能、技巧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长句与短句的变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