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他1921年创作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个人物与祥林嫂、阿Q等形象,虽面貌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被旧制度压得直不起腰的农民形象,他们都生活在病态社会中,身上都带有国民性弱点。作者正是通过闰土等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深切的同情其悲惨境遇,大声疾呼社会变革。鲁迅先生在谈到形象塑造时说:“……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是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  相似文献   
2.
宫凤华 《辽宁教育》2011,(10):31-31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鲁迅《少年闰土》中的精彩片断。闰土快乐而浪漫的童年生活给今天的孩子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据中新网消息,4月7日凌晨5时36分,鲁迅独子周海婴在北京去世。消息传到周海婴的故乡浙江绍兴,昔日的好友都感到震惊和悲痛。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副馆长章贵是鲁迅笔下闰土原型章运水的孙子。  相似文献   
4.
王凤英 《青海教育》2013,(11):46-46
闰土”是鲁迅塑造的众多经典形象之一,《故乡》中的闰土经历了由纯真的“少年闰土”到苦涩的“中年闰土”的转变,这种转变彰显了命运的无常、时间的沧桑和人物在乱世中生存的艰辛。鲁迅赋予了“闰土”这一形象诸多意义,闰土的形象转变也昭示着作者对于人世变迁、岁月无情、社会不安等的感慨叹息。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义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下来的。课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我认为文中“项带银圈”中“带”字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五四以来,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大量描写农民生活的小说。这种现象,不但标志着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现代作家对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参与意识。这些作品,对于我们认识和反思中国的昨天、前天,探求中国农民的觉醒历程,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苏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其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读着文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祥林嫂、杨二嫂、闰土、藤野先生、孔乙己、阿Q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因作者描写生动而令人过目难忘。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以这些人物的描写为例,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神曲《忐忑》的热传,"忐忑"也成了当前网络热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忐忑"的解释是:"形容心神不定,胆怯"。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作者通过对人物"忐忑"心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处境、性格,或表现文章的主旨,读来耐人寻味。一、最辛酸的"忐忑"在《故乡》中,当"我"见到一别  相似文献   
9.
问:在小说《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虽寥寥数笔,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请问,这样简约的人物外貌描写是否就是他所强调的画眼睛的表现手法?答:我以为正是这样。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谓"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会相得益彰,更好地提高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