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6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翻开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就好像进入了时空隧道,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映入眼帘。滴水见太阳,沙砾现沧桑,从中我们也能叩响伟人的心扉,探寻到伟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碎片     
朱湘脾气不好,可他自己不承认,“吾爱友谊,但善更爱诗艺。”他跟徐志摩、闻一多最终没有做好朋友,他在生活中更是处处碰壁,工作丢了,夫妻散了,朋友断了。他说,做章误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俞晓红 《学语文》2011,(5):48-49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见卷首)一诗写于1934年4月间,发表于叶公超、闻一多等人5月创办的《学文》第一卷第一期。作者林徽因(1904—1955),发表时署名“徽音”。这首诗副标题为“一句爱的赞颂”.它用绵密美丽的意象为喻,表达“爱”的深挚内涵,格律和谐,形式优美,是林徽因诗作中最脍炙人口的一篇。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体验到的“矛盾”情绪愈加浓烈时,他的诗也愈加“沉郁”起来。此外,“矛冒”的生命体验还带来了另一番景象,即诗的“残破”。  相似文献   
7.
随着21世纪到来,闻一多的事迹正从历史事件变为文化符号。其独特性在于:一方面承继屈原为代表的古代理想人格,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爱国精神;一方面又力图求新、求变,推动社会变革,追求“明天会更好”的陌生理想。这是中华民族与西方文明迎头撞击并纳入世界格局后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回应。闻一多不惜以死抗争的献身精神,把推动民族进步的努力变成了一种非凡的使命,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必将转化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新的资源和象征,从而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昨天与今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闻一多先生克服了诗歌创作中的浮躁现象,不仅创立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歌文本模式,而义还在新诗的戏剧化文本模式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当前,研讨闻一多的诗歌文本体式对推动新诗形式的民族化、多样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屈原在身份,思想及地位,历来颇有争论。有的人贬低屈原,说他是“文学弄臣”;有的人虽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但给他戴上“忠君爱国”的帽子。对这两种观点:闻一多都持异议。闻一多从屈原的身份,思想以及他的《离骚》等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论证了屈原是“真正的人民诗人”。同时,他用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楚辞》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提高了一个时代的《楚辞》研究的新水平,其贡献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在唐诗研究中深刻体悟到中国古典诗歌之美。他认为,唐诗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唐诗的发展是整个唐文化发展之一部分。他在唐诗研究中贯穿了“风格即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