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涛作为中国古代才女中的一位代表,她是唐朝女诗人中的领军人物。薛涛她把自己的视角延伸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表现了独特的忧国忧民情怀。在这些诗歌中,薛涛往往表现出男性化的那种阳刚之气,不仅在风格上,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因了兴趣的转移,其爱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由对古代男性作家作品的喜爱,转而对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的青睐。近年来,我先后拜读了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辉群的《女性与学》、谢无量的《中国妇女学史》以及谭正璧的《中国女性学史话》等有关书籍。之后深有感触。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大山,那么女性作品就像流水;如若把男性作品比作梅树,那么女性作品就是美人蕉。一有阳刚之气,一有阴柔之美。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得整个学园地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3.
舞动的韵律     
在当代工笔画坛上,吴团良是近年崛起的一位引人瞩目的画家。他的画多以北方草原为母题,尤其喜爱画马。在他的笔下,马那充满野性的美和高度警觉的生命状态,和蒙古族人民坚毅、深沉、强悍的品格相连,同草原的空灵、博大、静谧合为一体。他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以马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极力去掉马的动物属性,融入自然的灵性。一切都是那么简洁、率真、和谐,洋溢着雄健、壮美的阳刚之气。虽然,他营造的氛围显得有些悲壮和苍凉,  相似文献   
4.
孔悦 《云南教育》2014,(19):30-32
近几年,“男孩女性化”的现象一直备受关注,并引起了很多教育界人士的担忧。 一般认为,“男孩女性化”的表现主要是,男性应具有的责任、勇敢、宽容、独立等气质,在很多男孩身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现在不少男孩缺乏阳刚之气,胆小懦弱,说话细声细气,有的甚至喜欢穿女孩的衣服,爱玩女孩的玩具,呈现出一些女孩的动作和姿态。  相似文献   
5.
6.
军歌,如进军的战鼓,似冲锋的号角,酣畅淋漓地表达一支军队的阳刚之气和坚定信念。我军在初创时期,红军总部和各军团首长就很重视发挥革命斗争歌曲的作用。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编制委员会负督促及调查之责。”回首我军80年征程,一个个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出现在眼前,一首首铿锵有力、雄劲豪迈的军歌在耳边回荡。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2008,(10):25-25
据《工人日报》6月26日报道,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因暑期班报名爆满不得不决定移师长兴,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阳光.更具男子气”而纷纷把孩子送进这个非正规教育机构接受训练。“西点”的暴热折射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缺陷:忽视男孩现象。  相似文献   
8.
阳刚之气     
李岩 《学前教育》2006,(4):24-24
我第一次感受男性在幼儿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是在16年前,那时还是年轻教师的我被这样一封家长来信所吸引:“我最讨厌男孩子哭,我本想给儿子取名李A,以便他长大后根据自己的意愿给自己取名……”观念超新、霸气十足的来信落款是“父亲”。我习惯了与年轻妈妈轻声细语地交流孩子的一日生活,习惯了蹲下身和比妈妈还心软的爸爸一起哄哭哭啼啼的孩子,习惯了因不忍孙子哭而又把孩子抱回家的爷爷的举动……  相似文献   
9.
短短一周内,我先后参加了北京华夏女中《校 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和专为英国伊顿 公学校长来京组织的中英校长论坛。两所学校的教 育对象都是13岁到18岁的中学生,所不同的是前 者为女生,后者为男生。从学生在校生活的短片中所 反映出的充实幸福的校园生活,以及因性别不同而 设置的特殊课程和活动在培养男生阳刚之气和女生 阴柔之美上所产生的效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小学男女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调,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教育现象。而男老师在数量上的缺失,则多多少少的使校园中少了一些阳刚之气。也许有人会说:男老师严厉,学生不乐意亲近,男老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强硬,和学生相处不如女老师耐心细致。而我却认为,男老师的阳刚和坚毅恰恰是一种性别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