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图画说明: 这是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漫画,图中的五头怪兽指巴黎和会上的英、法、美、意、日五国,被怪兽踩在脚下的人指德国。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主要目的在于惩罚和削弱德国,内容有: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等。图画上的五头怪兽将德国踩  相似文献   
2.
张伟 《出版史料》2010,(2):65-66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它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学生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是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3.
图中“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在将法国地图上的“ALSACE”(阿尔萨斯)和“LORRAINE”(洛林)两地涂上象征普鲁士颜色的油漆。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同学们请谨记:母语是最美的语言,热爱祖国是永恒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6.
作者简介: 在20世纪的欧洲,阿贝特·施韦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于1875年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家。为实现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意愿,他在38岁时取得医生执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那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去。随后,  相似文献   
7.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将取消法语课,改上德语课。  相似文献   
8.
最可怜的狗     
《初中生》2010,(9):42-42
英国拉纳克郡一只名叫乔伊的阿尔萨斯牧羊犬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狗。乔伊不能吃肉啃骨头,只能吃土豆喝稀饭,因为五岁的它几乎对除土豆以外的所有东西都过敏。更可怜的是,乔伊在草地上奔跑、跳进池塘甚至追赶猫都会浑身长满疹子。  相似文献   
9.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3,(7):72-72,F0003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是《马赛曲》。《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1760—1836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斯特拉斯堡市卫部队的工兵上尉。他经常到阿尔萨斯著名的爱国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长迪特里希的家里作客。1789年冬,饥荒笼罩着斯拉斯堡,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贫苦。  相似文献   
10.
serra 《网球》2011,(5):58-63
2010年纳达尔在法网逆转了命运之轮,然后法国迎来了漫长和多雨的秋季,这样高的湿度,显然是网球运动员训练的灾难,但云雨却神奇地绕过了波尔多,使这里盛产的梅洛葡萄糖分更加充足,它将给2011年的法网奉献出波尔多红酒的王冠。同样,那些需要水分滋养的罗纳河谷、阿尔萨斯、普罗旺斯等葡萄酒产区也照常收获,虽然产量减少却质量更佳,葡萄在池子里烂出了绝妙的贵族味儿,最后在橡木桶中发酵为来年的醇美。因为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