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居正出自平凡之家,可有关他的出生却有种种不凡的传说。有的说他母亲怀孕时曾梦见青衣童子白天而降,绕床左右.怀胎十二个月方才分娩;有的说张居正诞生时,月亮坠入水瓮,化为白龟。这类出自其母亲和祖父的描述,是穿凿附会之说,还是望子成龙的巧合,已不可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朋友们议论:“现在的广告,太假!”也在广告界混饭吃的我,每闻此言不免怦然心动感慨万千。细细思忖,我们的广告确实有部分太虚太假。但是纵观大千广告世界,真实的作品居多,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妄自菲薄。那么为什么不少观众朋友都对我们的广告产生虚假感呢?一是策划人的矫揉造作。此类创作,有的纯系个人观感、一孔之见,有的根本是牵强附会,创意出来的玩艺儿要么令人费解,要么不伦不类,虽然作者自呜得意,但是观众却看得晕晕乎乎不知所云,直觉告诉观众:这广告华而不实,假!  相似文献   
3.
再论非语义     
《春秋》记灾不言故 ,《易上系》明天象示吉凶 ,《洪范》传阴阳五行 ,谶纬妄附。至汉儒言天象灾异 ,合易数、阴阳、五行以占应 ,宣言“灾变终不虚生”,假经说义 ,比事附会 ,以天人相应为旨归 ,皆详录于前后汉《五行志》,其中充斥着大量的非语义 ,是文化典籍中的糟粕。本文试加清理 ,要在剔除。  相似文献   
4.
杜杰 《华章》2010,(31)
董仲舒对于先秦儒学的附会在其对于先秦阴阳学说、道家学说、法家学说的糅合,其主旨是将阴阳五行的思想加入到对"天"的论述中,创造性地将政治力量的本源上归于天,并将这种神学化的天道儒学通过政治力量成为国家与人民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赵金 《科教文汇》2008,(34):245-245
《文心雕龙》之《物色》篇位置的划分历来都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周振甫先生认为《物色》应当放在《情采》篇之后,其依据是《神思》篇的赞言。本文认为《神思》的赞言并不能说明《物色》当放在《情采》之后,而依据赞言本身的功能和《物色》一篇本身的内容以及刘勰《文心雕龙》一书整个结构看,《物色》一篇应当放在《附会》下《总术》之上。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附会》修改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中《附会》篇旨,不应作为构思文章、谋篇布局的写作命题来理解。它实质上是作家在完成作品革创之后,重新审理文稿,而依照作文章法对文稿修改整理、加工完善的定稿活动内容.即现代意义上的修改再创造。只有作这样的理论认识,才能解释《附会》在全书篇次结构中的现存位置,得出《文心雕龙》的确体系完整、结构严密的评价。读解《附会》原文.也可以证明其实践针对性不在写作进行时态,而在成文之后的完善文辞的努力,其目的是“令章靡疚,亦善之亚”.义承《指瑕》篇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古籍数量浩繁,但其中真伪淆混,珠目难辨。刘基是明初的开国文臣,熟谙群科,声名显赫,以致于附会、伪托刘基的著作甚多。在刘基41岁时,就曾有人托名刘基作伪。刘基《杭州实庵和尚福严寺记》载: 至正辛卯,寺成。将树碑求文,以志其所自。介杭人之识予者以请,予时卧病江浒,介以远弗达,而倩于人为文,假予名归于师。师览其言大鄙陋,弗称心,甚不怪。而不知其果为予作与否?业已请不欲易也。将勒石,命褚奂书之。奂尝从予校文棘闱中,颇知予,力辨其妄。乃与师偕诣余求真文,予时已具舟将归,仓卒不克就。会饶、信告急,声汹…  相似文献   
8.
以张宗祥辑录、曹锦炎点校的《王安石<字说>辑》为参考,对《字说》所有的字的说解进行考察,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字说》:首先,成就表现在说明语源,考证名物,注重经世致用。其次,缺陷表现在指导思想和释义方法上。如,在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宣扬个人政治主张,为政治服务,偏离了文字学的轨道。在释义时,否定许慎的"六书"理论,以"会意法"为中心来分析字形说解字义,对很多字形随意拆分,主观说解词义。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王氏对汉字的解释,客观地认识《字说》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有趣     
迂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辄胡乱甲乙之,谓人曰:"凡文章以趣胜,须作得有趣,才有趣;若作得无趣,便无趣矣。"  相似文献   
10.
彭泽润 《现代语文》2005,(10):97-97
<现代语文>2005年第5期发表广东省高中老师石和平教学戴望舒<雨巷>的教案和课堂记录,同时配合发表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王土荣的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