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4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我国的相关教育工作更加意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环境造就了人才,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心情更加舒畅,同时还可以使得其学习的效率得到更大地提升。然而在进行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单靠家庭是不够的,家庭只能让学生在家里的时候更加舒适,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应该将家庭与社会进行联合,营造更加好的社会环境。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活环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孙金耀 《考试周刊》2011,(34):59-5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如果长时间机械重复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新的课程改变也应运而生,新课改内容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了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路,开启了陶冶性教学模式新的一页篇章。所谓陶冶,就是使语文知识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不断地熏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既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达到更好的育人目标。针对新课改中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方法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要让学生用心感悟世界的美好意境、宇宙空间的神秘境界。  相似文献   
6.
康万栋 《天津教育》2013,(13):84-84
教育是文化的过程。学校文化对学生个性和品德具有巨大的无形的导向、规范和陶冶功能。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内在标识。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因为如此,学校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成才之路》2012,(20):2-F0002
“阅读是什么?是校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和高尚的人、和高尚的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这是崔峦老师的心声:“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霓虹 《湖北教育》2004,(19):48-49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努力让语文课中那些美好的情感走人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一个精神享受的过程,品德陶冶的过程,体验生命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特点在于运用音响、节奏、旋律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与其他艺术相比较,一方面音乐的形象和意义是模糊的,难于分析,但是另一方面它能直接进入心灵而无须翻译解释。音乐作品的形象和意义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统一的音响本身,音乐活动也就是灵魂的塑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陶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冶教育,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就很重视。孔子提倡用诗歌、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孟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陶冶作用;董仲舒明确提出了陶冶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性情“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始乱之所生,故不齐也。”意思是说,人的不同性情都是陶冶的结果。在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都很重视陶冶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今天。陶冶已成为德育和美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