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930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大战中原。冯、阎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军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集中兵力歼灭在河南的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在拟定作战命令时,竟错把"沁阳"写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千里。这样一来,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战机,反而使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最终导致冯、阎联军的战败,并进而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丰碑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  相似文献   
3.
过宫炮歌诀:先手练好过宫炮,后手精通屏风马。炮二平六走过宫,高人挖掘出冷宫。过宫重心在一边,集中主力攻单边。补士利攻又利守,深蓄强求违棋道。顺向进攻炮打卒,逆向稳攻好防守。可仗此剑破城寨,运用得法建奇功。过宫炮布局的优点是集中兵力向对方一侧展开攻势,有利于上马出车,使攻守都有一定的威力;缺点是中防较弱,易遭反击,若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双炮集中的一侧子力自相拥塞。  相似文献   
4.
英语词汇教学点滴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词汇教学的效果。中学英语教学没有专门的词汇课,而词汇对语言来说又是那么的重要,因此,教学中词汇呈现方式的科学性就值得探讨。由于中学英语课本中单元词汇的排列不是按其在课文中的出现顺序编排,如果说,呈现方式采用集中识字有利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那么具体到每个单词的识记呈现方式将对学生牢固的记忆词汇、扩大词汇容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实验表明:学生面对密密麻麻的新单词,多数学生思想处于焦虑和抑制状态,这种状态特别不利学生认知新单词。如果教师仅仅领读上两遍新单词,再给学生一些例句,然后就让他们去…  相似文献   
5.
过宫炮歌诀:先手练好过宫炮,后手精通屏风马。炮二平六走过宫.高人挖掘出冷宫。过宫重心在一边,集中主力攻单边。补士利攻又利守,深蓄强求违棋道。顺向进攻炮打卒,逆向稳攻好防守。可仗此剑破城寨,运用得法建奇功。过宫炮布局的优点是集中兵力向对方一侧展开攻势,有利于上马出车,使攻守都有一定的威力;缺点是中防较弱,易遭反击,若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双炮集中的一侧子力自相拥塞。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我没有在粟裕同志身边工作过,仅由于我爱人乔信明的关系而与粟裕有过接触,但他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粟裕一贯谦虚谨慎、关心同志、爱护部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要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和在那里长眠的战士在一起!"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啊!当我从广播中听到他这最后的遗愿时,不禁热泪盈眶,多年前的往事又翩然浮现。  相似文献   
7.
杨飞 《湖北档案》2009,(9):43-45
1941年.日军为了报复在“百团大战”中遭到的沉重打击.集中兵力对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连串疯狂的“扫荡”。其中尤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所在的太行、太岳、冀南等根据地为重点。1942年,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制定了一个暗杀计划:以取刘邓首级为目的,摧毁一二九师首脑机关,彻底消灭一二九师。日军称之为“C号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8.
"将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3.25万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个贫困县摘帽。"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临夏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举全州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9.
正"治安强化运动"是在华北日军操纵和控制下,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发起,以军事"扫荡"为主,同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侵略运动,以达到巩固、控制华北占领区的目的。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把中国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一方面加强其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一方面集中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抗日力量。1941年3月到1942年12月,日军  相似文献   
10.
会宁走笔     
苟红梅 《下一代》2008,(Z2):65-68
甘肃的会宁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是一个曾经因为穷和苦而"甲天下"的地方。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穷地方一夜之间却声名大噪。1935年10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8月,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也先后到达甘肃的南部地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趁敌人尚未集中兵力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