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蒙药协日汤散剂中鞣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协日汤散剂中鞣质的含量比较高。此成分在其治疗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与其药性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体外研究老鹳草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抗氧化能力,来减少亚硝化反应及清除亚硝酸盐;方法:用丙酮超声提取老鹤草,提取浓缩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老鹳草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这三种成分进行阻断亚硝胺合成测定和清除亚硝基测定.结果:在同一浓度下,其阻断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鞣质,其清除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鞣质.结论:在体外模拟胃液的条件下,老鹳草鞣质的总鞣质、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能有效地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及清除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3.
使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中药木贼麻黄中鞣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贼麻黄中鞣质的平均含量为7.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6%。麻黄中鞣质的含量较高,能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台山有鞣料植物95种,隶属37科66属。含鞣料植物较多的科有:壳斗科、蔷薇科、胡桃科、漆树科、槭树科、山茶科、蓼科等。还分术了鞣料植物含鞣质的部位、含量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鞣料植物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龙眼核中的鞣质含量,为龙眼核的药用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磷钼钨酸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760nm,测定龙眼核中鞣质的含量。结果:龙眼核中鞣质含量为3.3485%~3.4069%。结论:龙眼核中含有丰富的鞣质类化合物,具有可观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翻白草中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评价指标,探讨翻白草中鞣质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对影响鞣质提取效果的各个因素:提取剂种类及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进行了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为1:60、超声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50℃.对翻白草不同部位(根、茎和叶)鞣质含量的分别测定,发现根、茎的鞣质含量大于叶的鞣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从草药鬼灯檠水煎浓缩液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提取出水解鞣质(Hydrolysable tamins)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纸层析法测定分析出三种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galllc-acid)、间双没食子酸(m-diglll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lc acid)。阐明了鬼灯檠的医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中药提取液去除鞣质的新方法——CuCl2沉淀法,利用鞣质分子中多个酚羟基作为配位体与Cu^2+发生配合反应生成沉淀的特性,在保证药物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的同时,对茶果冬青、五味子、红景天、红景天复方、仙鹤草、山豆根、杜仲、枳实、防己、荷叶、紫苏等多种中药除鞣效率均可超过95%,药物的有效成分损失小,杂质离子的残留量低。试验考察了CuCl2加入量,pH值对鞣质去除率及药物有效成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Cl2用量的增加溶液中鞣质的残留量也将达到一极限值,适宜的pH值为6.5~7.5、CuCl2沉淀法是一种新型、理想、高效的除鞣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从草药鬼灯檠水煎浓缩液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提出水解鞣质(Hyfrolysable tamins),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纸层析法测定分析出三种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gallic—acid)、间双没食子酸(m—dig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鬼灯檠具有重要的医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石榴皮的鞣质成份,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薄层结果证实,石榴皮鞣质含没食子酸成分,为石榴皮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