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暇 《成才之路》2013,(32):47-47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模仿性成分较多,往往是教师教一个动作、孩子模仿着学一个动作,教师忽视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与以“孩子为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个落魄了的音乐家马修,一座名叫"池塘底教养院"的学校,一群因被看扁了而叛逆、无所不为的孩子,一个虚伪自私冷漠的院长,一位喜爱音乐的数学老师,一个热爱运动的体育老师,一个老好人门卫,一个有着失望透顶的孩子的漂亮母亲,一个趴在铁门前期待星期六父亲回来接他的孤儿……种种个性鲜明、身份各异的人物构成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里充斥着成人世界的虚伪卑劣、狂妄独断以及不动脑筋的无能和专横,如那个院长不给孩  相似文献   
3.
上大学之前,大家并没有发现许嵩的音乐才能。从小学到高中,许嵩只是众人眼中成绩优秀的乖孩子。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的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其多变的创作手法,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逐的对象。浑然天成般的旋律更让人们顶礼膜拜,但是人们对莫扎特的音乐理解又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其音乐只是华丽而肤浅的吟唱,而笔者则认为他的音乐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层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儿童音乐》2007,(10):60-62
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人,他于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乌拉尔沃特金斯克镇(现在是独联体中乌德摩尔梯自治共和国的沃特金斯克市)。他父亲是矿业工程师,工厂厂长,母亲是个很有教养,身材修长的娴淑的妇女,并有一副美丽的歌喉。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开发其潜能,陶冶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教师应想方设法把音乐课上得丰富多样,流光溢彩,使学生心驰神往,喜闻乐见,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仅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高度热情、浓厚兴趣。为此,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尖叫、呼喊、哭泣、狂笑,这几个词语同时摆在一起你能联想到什么?音乐!没错,只有音乐才能将人类经过亿万年进化才形成的各类情绪在几秒钟内就展现的淋漓尽致。10月2日至4日,“摩登天空”为音乐迷们奉上了一道音乐的蓉餮盛宴,为金秋镀上了别样的绚烂色彩。  相似文献   
8.
<正>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音乐天赋具有很强的遗传性。当地媒体23日报道说,芬兰研究人员选择来自31个芬兰家族的400名音乐家、业余爱好者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听觉构建能力测试、西肖尔音高  相似文献   
9.
你通常用哪个耳朵听声音?当然,两个耳朵都用,但如果一定要让你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的话,你应该用哪一只?接电话时,人们习惯用左耳朵贴近话筒,以便让右手握笔记东西,而用耳机听音乐时有人则会把一只耳塞插进右耳朵中,留着左耳听外面的声音。有问题吗?是的,科学家说,这都不是好习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你应该用右耳朵听说话,用左耳朵听音乐。  相似文献   
10.
陈秋霞 《成才之路》2014,(12):55-55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都不回……”刚开学的时候,我走在校园里,几个高年级的男生边走边齐唱着马年春晚的流行歌曲。那精神和高昂的情绪,深深吸引了我。学生为什么对流行歌曲感兴趣,而对音乐课没什么兴趣?学生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上感觉不到教师预设的情绪达成?学生的兴趣到底哪去了?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音乐才能?笔者就此进行了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