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篇
教育   417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重与透明     
中国象棋的意味性极强,它无绘画之色彩斑斓,却有绘画之丰神俊美;它无音乐之动人声响,却有音乐之韵味蕴籍;它无舞蹈之婀娜多姿,却有舞蹈之优美律动。而事实上,它比绘画更抽象,比音乐更单纯,比舞蹈更传神,它的招法即子力的运动及布局的空间感变幻莫测,妙不可言,那么,既然不具备绘画,音乐,舞蹈之特色,又如何体现其“粹”之所在呢?我想,除了象棋所独有的特殊的历史沉淀和东方情趣,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概可归于象棋自身的凝重与透明吧。  相似文献   
2.
走过     
  相似文献   
3.
Tthis year, the globally popular cartoon character of Snoopy celebrates its 65th anniversary in China. Not long ago, a huge image of Snoopy was installed in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of Shanghai, attracting thousands of visitors.  相似文献   
4.
李奇 《天津教育》2013,(13):80-81
创办优质幼儿园,关键在于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开展园本教研。当幼儿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时,其园本教研势必孕育并呈现出丰实的文化韵味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明阁 《承德师专学报》2004,24(1):32-32,4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味诗法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人、流派那里其内涵既有差异性、多义性,又有历史的连贯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魏新俊 《海外英语》2007,(12):26-29
青春,在一番又一番冒险的经历中成长。看看本文中的年轻人,如何以他的车轮品味不同的文化韵味。1蒙古包、牦牛皮一天清早,我在路边休息了一宿之后,醒来发现我的帐篷旁站着一个男孩子,透过遮帘窥视着我。我因身体疼痛、脱水而昏倒了。几个小时过后,我又醒过来,再一次发现他仍在注视着我,手里拿一瓶酸奶。在狂风中他帮我收起帐篷,把我带到他的住地。  相似文献   
7.
《华章》2011,13(1):47-47
最赏心悦目文字奖:《乡村·冬韵》 上榜理由: 记实与抒情双管齐下,细节描写到位。文字细腻,朴实大方,把乡村里冬天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气氛和基调沉稳,文字表达能力强。情节虽没什么大起大落,但整体感觉不矫情不造作,读起来很舒服,有一种宁静之感,赏心悦目之说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8.
吴玉洁 《课外阅读》2011,(9):272-272
文言文难学,对于偏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从小说本民族的语言,语言环境缺失,知识面狭窄。没有受到多少汉语古代诗词的熏陶,唯一的功底就是小学学过少量浅显易懂的古诗,因此,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薄弱。把学习古诗文当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事,缺乏兴趣,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面对这一状况,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摆脱困境,走向学习古诗文的光明大道呢?我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在“导人、诵读、拓展”等方面做了大虽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教材中散篇目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情景交融,意境幽远的优美篇章。可以说,四种学体裁中,散所蕴含的美感韵味是比较浓厚的。作为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来帮助学生挖掘出每一篇散的美感来,这样学生才能充分领略到散的美,并能从更高的意义上驾驭这种美并进而创造出更美的意境。其实,散教学可以借助于诗歌、音乐和绘画艺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走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品味每一篇章,这样才能增强散教学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见卢克谦《无痕教育:具有美学韵味的教育方式》)。无痕教育的提出,虽来源于德育领域,但其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光辉足可以指导一切学科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