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架     
《出版广角》2016,(4):95
《“十三五”大战略》作者:胡鞍钢著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定价:46.00元提要:本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本书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确定2020年发展目标,研究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分析和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与风险,把握“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4,(1):158-158
须一瓜长篇小说新作《白口罩》日前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讲述了明城开发区突发疑似流感疫情,民众一片恐慌,满城尽戴白口罩。年轻漂亮的女记者小麦临危受命,前往一线采访,但情况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相似文献   
3.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丰富复杂的,在须一瓜的小说《海瓜子,薄壳儿的海瓜子》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将从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晚娥入手,深究中国家庭的矛盾根源,并解读须一瓜在文本中的叙述特点。揭示作品的主题:性欲表象下的亲情。  相似文献   
5.
曾李 《文教资料》2007,(21):74-76
作为"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的获得者,须一瓜"深厚的写作积累,丰盈的小说细节,锐利、细密的叙事能力,使她得以洞悉生活路途中那些细小的转折和心碎。"她的小说冷静从容,充满理性思辨的光芒。本文则侧重从须一瓜冷静从容的叙事语调以及小说中闪耀的理性思辨的光辉两方面来谈须一瓜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6.
须一瓜小说《有一种树春天叶儿红》与格非小说《不过是垃圾》在主题表达上殊途同归。二者叙事模式相似,叙述方法不同。主题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题意旨却相同。二者通过对现代爱情神话破灭的书写,深入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文学》的岁末作别,有奉君橄榄之美。如11期曹征路的《真相》(中篇)、须一瓜《西风的话》(中篇)、12期滕肖澜的《你来我往》(中篇)虽难言惊艳,可禁咀耐嚼,让人回味生津。  相似文献   
8.
须一瓜无疑是目前深富创造力的作家之一.她的<淡绿色的月亮>、<海瓜子薄壳儿的海瓜子>、<老的人黑的狗>等作品对于当下生活的突入与感悟有着独特风格和罕见深度.她的小说创作穿越人们庸常经验与贫乏想象之后,直抵现代人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2003年须一瓜以华语传媒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重又走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的她,曾中途停笔近十年,在这样一段不短的日子里,须一瓜隐身于"尾条记者",这段人生经历也使她这次的归来带给文坛不一样的感动,使她的创作一跃成为"头条小说"。她的主要创作大多集中在中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须一瓜是近年文坛上比较活跃的作家之一。她的都市小说除了讲述了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人物外,还深入探讨了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精神世界的荒芜。通过对其都市作品的分析,从精神生态的层面来感受作家对现代人孤独空虚,信仰缺失,失去自我,抑郁绝望的精神病态的烛照,并藉此来感受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