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7927篇
科学研究   19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83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5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890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大量接触和使用语言。话题整合与材料补充能够有效拓展英语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多维度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素养。文章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初中英语教材话题整合与材料补充的基本思路、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0,(1):46-51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模式制约新闻的传播力,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研究容易仅局限于新闻文本本身,却忽视不同伴随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而伴随文本决定着文本意义的生成与解读。本研究以中美女主播"越洋对话"为例,分析其伴随文本对于新闻文本意义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显性伴随文本预设新闻文本的表意角度,生成性伴随文本拓展新闻文本的表意深度,解释性伴随文本延伸新闻文本的表意广度,突破单一新闻文本表意不足的缺点,最终形成新闻报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路军 《新闻记者》2003,(2):27-29
近十年来,上海广播界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上百万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评点,共话生活;它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参与者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倾听时分享信息。这些吸引了越来越多听众注意的节目就是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以上海广播界为例,新闻谈话节目有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4.
包容     
王武镝 《学语文》2005,(3):28-29
北京,六大古都之一,端庄素雅,古色古香;北京。新中国的首都,日新月异,充满活力。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看似矛盾的两个特点,去探讨北京之美的根源所在。“包罗万泉,内涵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现代与古典,西方与东方,文章选取一系列典型的事物,形象地告诉读者:正是速海纳百川般的包容,成就了今天北京之美。文章从容不追,扣住“包容”,娓娓道来,写得层次清楚,眉目分明。平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黄琼 《学语文》2005,(3):22-22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下述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2004年中考所出现的所有话题,预计也将是今后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学语文文丛》2004,(11):94-95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7.
8.
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话题作文题目。它在2004年的15道高考作文题目中独树一帜.为我们亮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人们惊讶感慨之余.给我们以启示:原来话题作文还可以这样别具匠心地来命制!  相似文献   
9.
李勃 《辽宁教育》2004,(9):33-34
引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引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求知欲,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题上。自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介绍下面几种中学英语课文教学引入的方法。一、话题引入在特定情况下,师生围绕共同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生成”(雅斯贝尔斯语),教育的首要问题即培养人。教育所谈的人跟其他与人相关的学科所谈的人并不相同,此人乃是指整体的人,生成中的人。教育的根本功能即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