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骑射为基础的射柳、马球和围猎是金代女真人最喜好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除了娱乐、健身外,还有重要的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回顾1956年10月1日国庆节,由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特16邮票一套4枚,曾在国内外引起关注,邮票画面分别为:井盐生产、住宅建筑、射猎农作、马车过桥(图1)。图案来源,取材于四川省博物馆馆藏东汉画像砖原始纹样。由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师孙传哲在  相似文献   
3.
周士琦 《寻根》2005,(2):53-54
一提起球类运动,人们下意识地认为那都是西洋传过来的玩意儿,什么足球、篮球、排球……不一而足。其实不然,约八百年前北京就盛行一种难度颇高的马球运动,这项球类运动一方面要求运动员很高的骑术,另一方面还要有在马上挥杆击球的技艺,这实在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节奏要慢下来,这是目前欧洲许多人的共识。自从1986年以来,意大利人卡洛·皮崔尼开始推广慢食运动,慢生活的概念便逐渐深入人心。远离快餐,享受一顿悠长的美食;远离被资讯充斥的报纸,耐心读一本好书;摒弃速食般的恋情,用一生去爱一个人……那些希望体育回到本来面目的人们也在试图让运动慢下来,泰国象球成为他们最为推崇的"慢运动"。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08,(10):70-73
近日,坐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七号,广场的大型群雕《明皇贵妃马球图》,以生动写实的造型风格、宏大开阔的气势和精美细致的技法,为这处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公共空间,增添了中国古典艺术的色彩。群雕位于奥运公园中心区北京中轴线上,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惟一与环境景观同时设计的永久性雕塑,也是在中国现代公共艺术领域罕见的一组描绘古代体育运动的大型公共雕塑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球类运动的兴盛是唐代体育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球类运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有所创新,业已具备完善的运动规则和场地,不同层次、形式球类运动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大幅度提升[1].唐代球类运动形式包括蹴鞠、马球、抛球、踏球、步打球、抛球、彩球等.在唐代,参与球类运动的人的范围空前扩大,从皇上到一般平民,从男子到女子,从老人到儿童,从宫廷到民间,都成为球类运动的“粉丝”.其中唐代女子突破封建社会的枷锁,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球类运动,展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马球运动在唐代的兴起,并从唐朝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重点分析了马球运动在唐朝时期兴盛的原因,旨在为古代体育发展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代马球运动的兴起与规则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球是骑马技术和击球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运动。唐代马球兴起于唐太宗时期,马球运动不仅是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技术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运动。由于唐朝皇帝的倡导,马球运动在军中将士、王公贵族乃至文人中深受欢迎,唐代的马球场与马球比赛规则也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马球文化:唐文化的潜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盛唐气象已成为后人对唐文化最普遍和最具代表性的认识。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唐代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达,文化的昌盛,大大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唐文化的精神实质也深深地烙入了体育文化之中。马球是唐代最流行的一项运动,它似一股隐藏的潜流,彰显着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是比较丰富的,像具有娱乐特色的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还有十五柱球、板球、曲棍球等等。这里主要谈谈蹴鞠、马球争捶丸三种主要的球类运动。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有个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促进我国现代球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