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11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故事新编>是鲁迅最受争议、也最有意思的一部作品集.本文试图通过对<故事新编>叙事策略的分析,阐释它所创造的特殊的诗学意蕴.本文认为,<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是戏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讽刺性模拟,小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诗意狂欢.  相似文献   
4.
豫北大弦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对其渊源目前流传着"宫廷御戏说"和"杂耍班说",但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本文试结合田野调查,从戏曲的土壤--民俗的角度,提出大弦戏源于傀儡戏说的观点,以求为探究大弦戏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征集名人档案的过程中,骆玉笙、花五宝等一批德高望众的老艺术家不断地提议,要我们一定要把坠子皇后乔清秀的档案征集进档案馆。他们说:“由她和她丈夫乔利元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创立的乔派坠子,不仅是河南坠子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也是我国曲艺艺术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尽管她已  相似文献   
6.
7.
陈昌辉  白贵 《青年记者》2008,(12):99-100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是一种独具建构性的文化消费品。在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既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我(客我),又不同于理想中的我(主我),他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我(拟我)。这个“拟我”是在客我与主我共同作用下,在网络游戏中虚拟环境中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这个“拟我”,带着客我的影子和主我的希望,来到了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受到游戏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的“拟我”不断地互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潘文庆 《新闻世界》2004,(10):55-55
作为演员,一流的追求,百倍的付出,才能达到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距离     
徐江楠 《学语文》2014,(6):59-59
那间染坊,离我家不远。又一次,慢慢地沿着青石板前行,足底摩挲着那冰凉的纹路,不一会儿,染坊便出现在了眼前。残颓的瓦墙,显得凄凄凉凉。凹凸不平的砖瓦浸润着浓烈的青色,苔痕延伸至很远。我停驻在染坊前,破裂的窗透着点点寒光,我用指腹抚过,细密的柔光传递着神秘又略带伤感的气息。闭上眼,对染坊的记忆涌上心头,想象着那些时日,想象着那漫天铺盖的蓝印花布摇曳在风中的姿态,我心中不禁微微一颤。  相似文献   
10.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