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姚斌 《职教通讯》2020,(2):55-6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个人特征变量,构建了高职学生入党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高职学生入党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政治面貌对其入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均能正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入党意愿和行为,作用力依次减弱;高职学生政治面貌能够通过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入党意愿和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代领导人领导中国制定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以崭新的和平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即已确立,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立足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拓展了和平外交政策。历经三代领导人的不断推动,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山日趋完善与成熟。中国50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是抗战时期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论争.围绕民间形式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论争主要在向林冰和葛一虹之间展开.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发挥着积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但这场论争并未得到中共中央的认可.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中共党内高层领导人文艺指导思想的歧异.  相似文献   
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课题,全面分析党面临世情、党情和国情的现实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先争优思想,形成了新时期创先争优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王尽美共接受11年学校教育,先读了4年私塾,又插班读完初等小学,接着又读了2年高等小学,接受了3年师范教育,并没有取得山东第一师范学校的中师毕业文凭,所以,王尽美是高小毕业;1923年前后,王尽美离开山东与尹宽、陈独秀没有任何关系;王尽美病故前对同事是有交待的,对此还需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6.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中出现的政权形式。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在指导中国苏维埃革命过程中,在把苏维埃建设为什么性质的政权问题上,经历了从设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式的政权到最终确定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之样一个认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武汉会战时期是国共合作抗战御侮的高峰。在这次会战中,国共两党在要不要全力保卫武汉、武汉会战前景如何、武汉会战是持久消耗还是速战速决及对会战失败如何评价等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又存在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作战方针及运动战和阵地战作战形式等方面的分歧。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共识和分歧源于双方共同的民族利益和不同的阶级利益。双方以民族利益为重,求同存异,共同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理论的提出与贯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宗教理论的最大亮点,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但主要还是基于我国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一现实前提,同时又结合了宗教在当代社会的新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这是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9.
1949年12月10日,南充和平解放,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南充解放前夕,形势异常严峻,中共在南充的活动不得不长期处于地下并且异常艰难,但为了南充的和平解放,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南充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发动宣传舆论攻势、开展统战及策反等工作,维护了南充的社会稳定,对促成南充的和平解放、对四川乃至全国的顺利解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90年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共经历五个重要的时期,结合具体的环境和实践需要,通过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回答,是中国共产党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课题的共同道路;制度和特征、本质和目标、价值和属性代表着不同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重心的变化,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于社会主义认识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路径和具体成就,不存在所谓不同时期揭示之间的矛盾和背离。开辟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课题揭示的共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