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18篇
科学研究   8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程教育使命是培养适应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环境的卓越工程师;该大学工程教育与工业界一起制定并实施了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创造、技术创新能力及产品商业化能力。该培养模式获得巨大成功,使高等工程教育更加务实,值得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软件复用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软件复用技术的分类、益处和应用途径.并通过实例阐明了软件复用技术在考试系统中的应用,考试管理系统中的可复用部件主要分为常用键盘操作的复用、错误处理程序的复用、典型操作、典型结构的复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建设监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监理工作的对策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新课的引入,可采取问题直接引入法、由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法、由问题引入实验法、巧设"陷井"法等.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强调以“结构——性质”模式为中心,突出有机化学在学生专业中的作用和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两个基本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是我国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向,大学工科教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力量。基于工科教师的科类特点,分别对个体专业化与群体专业化的作用关系,影响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内部因素(积极向上的事业心、浓厚的职业情感、坚强的意志力)予以系统分析,以期为高校制定相应的工科师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计划,必须科学把握其内涵和要求,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优化培养方案与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大批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试论化学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调整知识结构;发掘化学学科内涵;发挥学科特点,以实验为突破口三条途径,提高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课程,对工程实际经验依赖性很强。本文分析了目前铁道工程线路课程设计培养现状,论述了加强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加强赴现场模拟踏勘、邀请线路设计专家入校讲解等尝试,以期为类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究知识的本质,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